•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谱写壮丽篇章
  • 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谱写壮丽篇章

    时间:2013-11-25 00:00:00  来源:  作者: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电子产品一条街”,到今天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中关村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知识产权之路。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高科技园区;2002年8月,国务院将中关村列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个个里程碑见证了中关村的成长。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0多所,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为了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入开展多项有针对性的研究,先后完成《中关村园区企业专利申请与运用状况调查研究》《“十百千工程”企业近年专利状况调查》《中关村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多项报告,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健全完善企业专利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能力。2012年,中关村企业科技人员达到40.2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18.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中关村的R&D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的10.5%,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3倍。

    高素质的人才与雄厚的科研投入,极大地提振了中关村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中关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提交专利申请3.9703万件,获得专利2.2632万件,分别占北京市的43%和44.8%;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1736件,占北京市的64.2%,占国内企业总申请量的12.8%。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2012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7.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