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7年建成国际邮轮城,青岛邮轮业划出“路线图”
  • 7年建成国际邮轮城,青岛邮轮业划出“路线图”

    时间:2017-05-13 15:11:11  来源:  作者:杨瑾

    11月14日,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从产业结构布局、码头建设、海上陆上线路开发、营销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部署。依据发展目标,2015年将完成邮轮产业整体布局,形成较为完善的邮轮产业服务链;2020年使邮轮业成为青岛市重要的经济产业,并最终将青岛建设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

    分两期建设邮轮产业链

    根据《规划》,青岛市将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邮轮产业链的培育与建设,形成与青岛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邮轮产业经济结构形态,大致分两期实施。

    2013-2015年,大力开拓亚太地区邮轮客源市场,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邮轮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展国际邮轮城”项目规划和启动片区建设开发;2016-2020年,面向东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全面拓展国际邮轮市场网络,深化综合性国际邮轮城建设项目。

    《规划》提出,将青岛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邮轮产业“模式创新的先行区”、“高端服务的前沿区”和产业升级的示范区”。2015年出入境邮轮达到80艘次,出入境邮轮游客16万人次以上;2020年出入境邮轮达到160艘次,出入境邮轮游客32万人次以上。

    “三步走”打造国际邮轮城

    邮轮产业发展离不开邮轮码头建设。据悉,青岛邮轮码头建设将结合邮轮组合港布局分三阶段渐进方式发展。

    第一阶段,完成邮轮母港城启动片区建设项目,作为国际邮轮专用码头,配套联检大厅,优化周边环境,改善交通疏散条件;第二阶段,把大港邮轮港建成规模较大、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北方重要邮轮母港”,与奥帆中心邮轮停靠港形成邮轮组合港模式;第三阶段,结合城市规划对大港、中港、小港进行旧城改造升级,建成集国际客运中心和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游憩、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加强开发东北亚母港航线

    航线开发方面,近两年将进行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力度,争取更多邮轮挂靠;同时延伸腹地范围,吸引客源;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在青岛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争取2-3家邮轮公司入驻青岛。

    2015-2016年,将重点开发东北亚地区、欧美地区挂靠航线,增加挂靠密度,同时加强开发以青岛为基地至日本、韩国的东北亚母港航线,加挂大连、上海、厦门、台湾、香港或海南的母港航线以及其他东亚邮轮航线。2017-2020年,完善邮轮经济体系各个环节,吸引更多邮轮公司选择青岛作为母港。

    打造“一条龙”港口服务

    “最为理想的邮轮港口服务,应涵盖从下游专业邮轮旅行社销售体系、港口综合服务、出入关检验与口岸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引航、燃润料补给、食品供应以及废物处理等,到上游邮轮维修、建造,乃至港口附近更为综合的‘邮轮城’的打造。”青岛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目前我国邮轮经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邮轮经济要素市场尚属空白。为此,青岛将发起成立华北邮轮企业协作联盟,建立中国邮轮产业高级人才培训基地,成立亚洲邮轮经济研究院,发布东北亚邮轮市场指数等等。通过大手笔、高品位和多视角地谋划,构建和集聚亚洲邮轮经济要素市场,抢先获得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以引领中国邮轮经济风向,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本报驻鲁记者杨瑾)

    来源:中国水运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