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突围之路
  •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突围之路

    时间:2017-05-13 08:35:01  来源:  作者:李东红

    【摘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在下降,还面临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新媒体的包围下,传统报业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要想涅槃重生,传统报业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打造一支全媒体的采编队伍;必须坚持“有用”目标,做到“内容为王”;必须拥抱新媒体,开辟新战场;必须打出经营报纸的“组合拳”;必须开展资本运作,集聚发展后劲。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报业;突围

    目前,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手机电视……致使传统媒体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报纸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减少,不少人转移到网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看新闻。由于许多人获取新闻的目光离开了报纸,不仅导致传统报业的舆论引导力下降,而且面临严峻挑战的还有传统报业的生存和未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74.5%提升至78.5%。

    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增长到5.36亿,比2012年年底增加6.6%。2013年1月微信用户已经突破3亿,业内预计到今年年底,微信用户可能会突破5亿。

    因此,面对汹涌澎湃的新媒体,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报纸消亡论”,预测在未来的某一天,报纸将会彻底消亡。虽然这个预测不一定准确,但对传统报业来说,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传统报业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影响力、传播力等开始衰退,下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及严峻的报业形势,我们该怎么办?是坐以待毙、苟延残喘,还是突破重围、涅槃重生?答案无疑是后者。

    那么,传统报业该如何突破重围、涅槃重生?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五个必须”。

    必须打造一支全媒体的采编队伍

    目前,传统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创新自己的经营理念、运行机制、报道内容、报道形式,而且要打造一支能适应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高素质队伍。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新媒体时代,呼唤全媒体人才。

    但是在很多报社目前的运行机制下,编辑是编辑、记者是记者,记者中又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由于分工太细,一些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非常单一,文字记者不会摄影,摄影记者不会写消息、通讯。还有不少编辑、记者不懂新媒体,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微信、什么是客户端、什么是IPV6等,更不知道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强化、丰富自己的新闻报道,比如,如何从新媒体上获取新闻线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延伸、多样化呈现自己的报道内容。

    这样单一的采编队伍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格局下,能够从容胜任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是现在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如果仍然沿用过去单一的新闻采编手段,传统报业就会在时效性、表现形式等方面落后于新媒体,时间长了,就会被新媒体所取代。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需要的是既熟习传统媒体又精通新媒体的全媒体素质的记者。

    “全媒体记者要有新闻聚合的头脑,适合各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还要会写文章、能拍摄、擅互动,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发布。”[1]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只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技能,才能做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才能增加新闻报道的魅力,才能提升传统报业的内在品质,吸引更多的读者,延长报业的生命。

    这就要求编辑、记者本人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尤其是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知识,跟上媒体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同时,也要求传统报业加快培养自己的全媒体人才。国外很多媒体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制订了全媒体人才培养计划,国内一些媒体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全媒体人才,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有了高素质的全媒体人才,传统媒体才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在一些传统报业尤其是个别党报,一些人存在两个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制约着全媒体人才的出现和发展。

    一是过于乐观。认为党报有党委、政府支持,没有市场风险,什么时候党报都不会消失,孤芳自赏,对报纸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工作上没有干劲,惰性十足;思想上没有创新,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二是对报纸过于悲观,认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早晚一天要消亡,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所以精神上萎靡不振,缺乏责任,不思考报纸的未来和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而是一味看领导怎么决策,自己躲在一隅,袖手旁观。

    这两种错误认识导致一些报人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更不知道学习新知识,向全媒体方向发展。这种状况必须解决。因为在传统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下,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没有昂扬的战斗精神,没有创新的危机意识,没有自己的复合型人才,就只有沉沦,没有未来。所以,解决目前一些报人的错误认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