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钢铁贸易战 中国企业该如何自救?
  • 钢铁贸易战 中国企业该如何自救?

    时间:2013-06-21 00:00:00  来源:  作者:

    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反对中国对其不锈钢无缝管征收反倾销税。该项税率为9.7%~11.1%的反倾销税征收始于7个月前,这是中国在长达18年的贸易被动中作出的为数不多的温和自救行动。

    从1995年加入WTO,中国几乎一直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香菇、薯条到铜管、光伏,高中低档产品均曾遭劫,对外反倾销在中外贸易摩擦案中只是点缀。从税率上比较,我国产品被征税率经常超过100%,相对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近50%的反倾销税率,10%左右已是很温和,且中国很少征收高于10%的反倾销税。

    钢铁行业每年受到的贸易保护就达20多起,就此次不锈钢管反倾销案来说,中国企业以巨大代价研发出高端不锈钢管,甫投放市场,就遭到欧盟和日本企业大幅降价的竞争排挤,中国企业该如何自救?中国的企业需要转型升级,高端市场的争夺势在必行。同样,中国面临转型升级的其他产业也会有自救的需要。换个角度讲,中国已经备受国内外市场萎缩的压力,而企业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退无可退。

    欧洲强化出口和贸易保护的直接原因是需求疲软带来的高失业率。欧盟5月底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份失业率上升至12.2%,创下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连以低失业率著称的德国,今年5月份预计失业率也达到6.9%,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4月份失业率也创新高,更遑论希腊、西班牙等国。金融危机后,美国失业率最高曾达10%左右,到今年5月份,美国非农失业率仍高达7.6%,所谓“最幸福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也面临就业难。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布年度报告称,全球失业人数2015年将增至2.08亿。虽然滞后于经济下行,但失业率上升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显现。


    事实证明,近两年的贸易保护直接导致国际贸易量的大幅下降。过去20年,国际贸易平均增长率为5.2%,直到2011年还能维持这个平均数,但是WTO预测2013年该数据将直接跌至3.3%。且对单一产业保护有可能导致相关产业受损。有人推算,欧洲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税,可能导致欧盟相关产业失去24万个就业岗位。

    全球钢铁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而欧洲的劳工保护政策又阻碍了企业减产关停,摇摆不定的欧洲钢厂早就在寻求贸易保护,并一直在向欧委会施压,要求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对贸易战,我们该何去何从?

    首先,要以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打击国外企业不正当竞争。新一轮的国际分工正在变化,新的生产贸易格局仍未形成。全球经济下滑让我们看清楚,必须有过硬的产品和竞争优势,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屹立不倒。中国处于转型期,传统产品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并举,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贸易战,企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缺一不可。


    其次,积极通过市场竞争替代进口产品。中国的钢铁企业面临着市场过度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中国每年进口钢材大约1000万吨,这些进口钢材大多是高端产品,有相当部分是外企专供其本国的下游用户,要替代这部分产品,就得靠硬碰硬,比质量、拼成本。

    再其次,要敢于参与国际竞争。宝钢每年拿出一部分高端产品去国际上参与竞争,借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中国的钢铁企业应该相信,中国钢厂的未来在中国,赢得市场与替代进口是同一件事,它不仅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自身提高产品质量,并提升服务质量。

    最后,我们要放远眼光,勇于尝试。我们的技术储备已经能够生产很多替代进口的产品,但是成本高,产量不稳定,耗时太久等因素,让很多企业对此望而却步。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说到底,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企业只有通过打磨竞争力和提高成本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占领市场。 来源:中国冶金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