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温和回升
  • 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温和回升

    时间:2013-11-01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3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推动下,全国粗钢需求含直接出口,下同逼近8亿吨关口,进而拉动国内产量强劲复苏,市场价格小幅调整,钢铁企业效益情况好于上年,整体市场呈现温和回升态势。

    一、国内产量强劲复苏,新增资源创下新高

    2013年,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与国内稳增长举措影响,全国钢材新增资源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统计数据测算,1-9月份累计,全国粗钢新增资源量约为5.98亿吨,同比增幅超过7%,其中9月份增长水平在10%以上。预计四季度全国钢材供应压力不会有太多减少,2013年全国粗钢新增资源量在8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6%以上。

    粗钢新增资源构成中,国内产量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累计,全国粗钢产量58738万吨,同比增长8%;其中9月份粗钢产量6542万吨,同比增长11.01%。将各种重复轧材计算在内,前9个月全国钢材产量为79545万吨,同比增长11.7%,其中9月份钢材产量9355万吨,增长15.5%,为历史较高增长水平。预计全年国内粗钢产量大约7.8亿吨,钢材产量超过10亿吨含重复轧材。

    同期钢材进口继续下滑。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1-9月份累计,全国钢材进口量为104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4%,折算粗钢约为1100万吨。预计全年钢材进口接近1400万吨,与上年大体持平,略有增长。

    上述粗钢新增资源量只是根据纳入统计的企业产量测算,考虑到中国实际产量往往大于统计产量的现实情况,如果将那些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全覆盖测算,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产量应当不少于8亿吨,全部粗钢新增资源量将超过8.3亿吨。

    一般分析认为,现阶段全国粗钢产能约为10亿吨,如果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产量达到或超过8亿吨,据此测算,其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依然属于合理水平。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一直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减产,粗钢日产量始终居高不下,亦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钢铁冶炼设备较为充分的利用,并没有出现大量闲置局面。

    国内钢铁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为上游原材料提供旺盛需求空间。2013年前9个月累计,全国铁矿石新增资源量达到16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进口铁矿石6.0亿吨,增长9.0%。由于受到钢铁企业补库影响,预计四季度铁矿石进口有增无减,全年铁矿石进口量有可能超过8亿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

    二、逼近8亿吨关口,需求水平超出预期

    2013年,因为多种因素影响,钢铁行业普遍实施过度去库存行为,产业链库存低于合理水平,有些钢铁企业铁矿石库存最低时仅1个星期用量,钢铁贸易商普遍减少库存,甚至常规冬储也被取消,致使钢材及原材料库存水平呈现下降局面。据有关资料,2013年7月末,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同比下降7.6%;8月份全国22个城市5大品种的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又下降7.8%;进入10月份钢材库存继续下降趋势,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量580.73万吨,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一般而言,当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减去库存增加量后,就是这一年的钢材消费量。由于2013年全国粗钢实际新增资源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8亿吨,而同期粗钢社会库存钢材折算,下同,并没有多少增加,甚至还有下降,那么全年粗钢消费量就将达到8亿吨的规模,比上年增幅亦不会低于6%,明显超出年初一些部门与机构预期。

    2013年中国钢铁需求呈现先弱后强局面。2013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偏紧,国民经济增速超预期滑落,一些经济指标逼近容忍底线,致使钢材需求较为疲弱,同比增幅在5%以内。国民经济运行不断减速,有可能滑出合理区间,进而引发决策部门陆续出台稳增长举措,尤其是加快环保、交通、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选择地释放流动性等,钢材需求获得提振,同比增幅逐步回升。主要耗钢行业中,除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外,汽车产销同比增幅接近13%,尤其是下半年不断提速,成为钢材消费亮点。

    2013年中国钢铁消费结构中,外贸出口增长超出预期。据海关总署统计,前9个月累计,全国钢材出口4690万吨,同比增长14.6%。据此测算,2013年内中国钢材出口量将达到6200万吨,折算粗钢6500万吨以上,大大超出上年水平。

    如果考虑到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机电产品出口所带动的钢铁间接出口,中国钢铁出口量还会更多。预计今后年度直接与间接出口粗钢量过亿吨,可能会成为常态。

    三、市场价格小幅调整,企业效益好于上年

    虽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以及人民币较大幅升值形成沉重压力,但整体价格水平只是小幅调整,未出现深幅跌落。据测算,2013年9月份,全国钢铁类商品价格指数为103.9点,虽比年初高点有所回落,但比去年同期还上涨了0.9%。兰格钢铁市场监测数据也显示,2013年9月中旬,其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43点,同比也上升了0.4%。进入10月份后,尽管钢材价格再次回落,但仍比2012年9月上旬的价格低点134.9高出不少。

    从2013年全年情况来看,整体价格曲线呈现先扬后抑再升态势。其中前2月延续2012年下半年的回升态势,3月份中旬综合钢材指数达到全年最高点160点,随后震荡下行,一直滑落至5月末的117点。进入下半年后,稳增长举措提振需求,钢材价格谷底回升,10月份下旬回升至135点,升幅达到17%。预计年内几个月价格水平相对稳定,全年价格指数与上年大体持平。

    分析2013年中国钢材价格顶住供应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未出现深幅跌落,主要因素在于原材料等成本提高的支撑。据兰格钢铁成本监测数据,2013年9月中旬钢铁成本指数为113.7点,同比上升0.8,保持高位运行态势。钢铁生产成本中,2013年1—9月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29美元/吨,同比仅下降0.4%,也没有出现所预期的大幅滑落。此外,2013年劳动力成本也有上升。

    钢材价格回升,推动了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据统计,2013年1-8月份累计,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0.9亿元,比较全年同期亏损43.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来源:兰格钢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