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工信部:短期政策 影响家电企业正常运转
  • 工信部:短期政策 影响家电企业正常运转

    时间:2017-05-12 06:31:10  来源:  作者:马其

    节能补贴政策实施期间,节能家电产品深受厂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厂商凭借节能政策纷纷打出“节能领先”、“节能补贴”、“节能补贴错过将不再拥有”等口号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更是盯上了节能家电补贴这块蛋糕。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表示,节能产品惠民政策对企业向节能产品转型的拉动作用明显,但短期财政补贴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目前相关部委正在研究长效机制来确保这种转型持续下去。

    刁石京在总结节能补贴的实施效果时指出,补贴政策极大地拉动了用户的消费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的产品也开始成为主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是,随着节能补贴的结束,一些弊端也开始显示出来。

    他表示,短期的财政补贴刺激政策容易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而且随着财政补贴的结束,节能补贴产品的销量比重也开始下滑。


    据奥维咨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冰箱市场零售量累计同比增长 24.6%,空调累计同比增长17.6%,洗衣机累计同比增长14.2%,节能产品比例也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结束后,白色家电节能产品占比明显下滑。以冰箱为例,2012年6月份,政策实施初期,冰箱市场节能产品比例仅为10.1%,今年5月份节能政策结束时,节能冰箱比例高达75.4%。进入6月份后,第23周6月3日-6月9日节能产品比例仅为54.8%,环比下滑20.6个百分点。此外,节能洗衣机产品比重环比下滑15.9%,节能定速空调比重环比下滑10.6%,节能变频空调比重环比下滑18.3%。

    与此同时,节能产品的价格出现上涨。奥维咨询的监测数据显示,政策结束后,节能产品与普通产品价格差距开始拉大,6月3日至6月9日,冰箱节能产品均价比整体高出7.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6.4%。

    刁石京指出,在失去财政支持之后,企业会转向寻求利润更高的产品。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产品是否节能上。为此,工信部正在联合其他部委研究建立长效机制。

    但是据记者了解,业内对于正在酝酿的新政褒贬不一。近日有消息称,原定于10月1日出台的能效领跑者制度存在难产的可能,推行阻力大是主要原因。家电企业普遍认为充分竞争市场不应有行政之手干预。有企业代表表示,每次政策出台,企业都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产品结构,这势必需要一定周期,但国家政策往往不给任何缓冲期。在频繁的刺激政策面前,企业正常生产节奏被打乱。

    中国家电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亚晨指出,回顾近些年政府对家电行业的补贴政策,其核心大多是对“量”的追求,包括销量和产量。补贴政策的刺激使得原本过剩的产能进一步放大,自然会加重相关企业在后政策时期的困境,也给后政策时期的行业经济数据拖了后腿。政策刺激下的“质”这里的“质”不单指质量,还包括素质、品质、能力、实力和补贴政策与家电企业及其产品的“质”的提高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使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症”,更满足于大路货的生产。

    张亚晨还指出,反观从未享受到补贴政策的一些企业,倒是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更加注重企业自身和产品的“质”的提升,在“质”的提升中,享受着丰厚的市场回报。


    “工信部方面没有得到任何将再次推出节能补贴政策的通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日前公开对外表示。此表态被外界解读为新一轮能效补贴政策将要难产的信号。

    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分析指出,其实国家希望推出的能效领跑者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制度,跟之前的刺激性政策已经有了很大区别,能够在长时间内引导行业能效水平的提升。“当然,要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甚至是法律的出台。”他表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马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