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薄利时代家具企业如何“进退有道”?
  • 薄利时代家具企业如何“进退有道”?

    时间:2013-10-18 00:00:00  来源:  作者:

    退,内外交困致家具行业揾食艰难;进,渠道下沉抢占三四线市场空白。

    对于家具企业老板来说,“那些年”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这些年”则是他们不愿提起的词语,因为与“这些年”相伴相随的是“利润很低”、“出口减少”、“成本上升”。

    可喜的是,部分家具企业已经嗅到城镇化的商机,他们主动将销售渠道逐渐下沉,抢占三四线市场。9月,第30届国际名家具展览会在东莞闭幕,本次展会云集了国内外七成知名品牌。连日来,记者在展会现场采访了多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具厂商,试图为家具行业的现状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图画。

    外销疲惫

    今年3月份,记者采访过鼎盛家具市场总监郑明豊,当时他抱怨道:“出口市场很不好,生意很难做。”时隔半年,在昨日的展览会现场,记者碰到他时,他依然皱着眉头说道,“市场回暖趋势不明显,出口订单没有改观。”

    他说,上半年出口家具的订单没有增加,不进则退,因为往年出口几乎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行也普遍反映没有增长,特别是欧美市场。”

    大连金阳光休闲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彦富也说道,国外市场的环境与去年一样,区别不大,出口的情况仍不理想。这与2008年以前出口两位数以上增长的趋势有明显的不同,说明海外市场复苏的迹象不明显。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出口逆袭,出现5.1%的正增长。但家具出口却明显拖了后腿,7月出口金额为41.4亿美元,同比下滑6.2%。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方润忠告诉记者,家具行业出口形势不明朗,欧美贸易壁垒法案轮流出台。继今年3月欧盟对进口木材和木制品开始实施森林认证之后,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两项拟议法规,以确保其国内生产和进口的复合木制品符合国会确定的甲醛释放标准,这将直接导致家具企业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上升。


    佛山一大型家具企业老板认为,今年以来许多企业订单下降40%以上,毛利率已经低于10%,扣除成本,净利率仅为3%至5%,现在不仅是订单数量出现下滑,每一笔订单的订货量也有所下降。

    不仅如此,国际家具市场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低成本优势,正在蚕食我国中低档家具市场份额。所以,方润忠用“生存艰难”来形容当下的家具行业。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来到本次展会,他说,中国的家具出口首次下降出现在2009年,当年下降了6%,在这之后的4年时间里,增长速度保持平稳的状态。“出口数量无法与以前相比,内需拉动的幅度也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渠道下沉

    外销疲惫是一方面,内销市场似乎也并未有很大的进展。虽然广东省家具行业总值在全国的占比持续下降,但整体仍保持全国龙头地位。据广东省家具协会介绍,今年 1至6月全省家具内销610亿元,同比增长8%,但相比去年,增长速度有所降低。记者查阅过往的数据发现,去年上半年广东省家具内销同比增长为10%,还比今年高2个百分点,与2012年以前16.3%的年均增速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销市场仅是“一二线城市”的代名词,伴随着大城市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少的家具厂商都将渠道下沉,试图开拓三四线市场,将内销的外延扩宽。

    郑明豊表示,公司目前仍以一二线市场为主,但去年大城市销量同比减少30%,三四线市场则同比增加50%。“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城镇化的影响,预计今年三四线市场的增长幅度将加大。”

    居然之家现在主要发展的就是二三线城市,“大城市的家具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型卖场不断出现,而且同质化严重,只能转移阵地。”据该公司一名市场部的负责人介绍说。华颂集团推广企划部经理陈静则认为,三四线城市也具有一定的购买力,渠道下沉将是一种趋势。

    城市之窗总经理赵家尧表示,过去公司产品主要定位在一二线城市,从前年年底就开始向三四线城市转变,因为当时就发现中国家具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产品已经能够适应大部分三线城市的需要,但要适应四线城市市场,还要继续改变。”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秘书长方慧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量体现在三四线城市,家具销量增加很大。记者获悉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一二线市场家具销售下滑高达50%,与之相反,以中低端为主的家具企业销售增长达到了120%。

    朱长岭分析称,未来20年,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家具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除了一、二线城市之外,三四线城市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渠道率先下沉的企业能抢占市场的空白地带,为扩张提供一个好机会。”

    根据广东省家具协会的预计,今年广东省家具行业总产销额将达3300亿元,比去年预计值增长10%,约占全国总额的25%。今年的重点将是加大三、四级市场的开拓力度,争取内销增长12.4%。

    来源:民营经济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