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钢铁物流成本只占其产品总成本的8%-10%
  • 钢铁物流成本只占其产品总成本的8%-10%

    时间:2013-08-16 00:00:00  来源:  作者:

    我国曾有近20万家的钢铁流通企业,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销售的钢材超过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几年,钢铁流通行业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除了产能过剩危机加剧、下游需求减缓、资金瓶颈困扰、整个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状态等问题外,去年上海地区出现的“仓单重复质押”和“老板跑路”等事件又使行业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银监会发出对钢贸企业风险防范预警,银行大幅收缩对钢铁流通企业的贷款,不少企业徘徊在生死的边缘,转行和倒闭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在行业发展跌入低谷时,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振、融资难问题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他表示,我国年产粗钢7亿多吨,市场上已经很难消化。钢铁作为大宗商品,钢铁流通是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的。可最近两年受个别不良事件的影响,银行对钢铁流通企业收紧贷款,这等于扼住了这些企业的咽喉。

    过去几年我国钢铁生产及流通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有关。自从国际金融风暴以来,我国的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发展期转为平稳运行期,钢材的实际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另外,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钢铁出口不畅。其次,与产能过剩有关。在钢铁产能过剩的状况下,钢材的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效益。第三与铁矿石等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有关。随着我国钢铁产量逐年攀升,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一度达到70%以上。随之而来的铁矿石价格成倍上涨,大量吞噬了钢铁行业的利润。第四是受高融资成本的影响。多年来,钢铁流通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五是钢铁物流成本过高。我国钢铁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甚至更多,而世界发达国家钢铁物流成本只占其产品总成本的8%-10%,利润空间被相关的费用所占据。

    面对行业不景气的现状,钢铁流通企业如何“过冬”很重要。

    一是要树立信心,不盲目投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只要是这些年一直坚守在钢铁流通行业中发展、积极打造产业链的企业,都活得很好,很踏实,不少企业业务量不降反增。相反,那些怀着赌博心态乱投资、乱投机的企业,很多都出现了问题。

    二是对企业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把企业放在整个钢铁产业链条上来重新考量,认真剖析自己的企业,看看企业到底有哪些问题,有哪些优势,重新定位,扬长避短,做自己能做和擅长做的事。

    三是要积极转变经营思路,转变发展发式,创新经营模式,由过去的钢铁贸易商向钢铁服务商转变,靠服务获得收益。要围绕产业链的每个节点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增加利润点,提高利润空间。

    四是要重塑行业形象,建立企业诚信。任何一个诚信缺失的企业都不会长久。目前,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联合开展《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贯标工作,这是国家和行业组织引领行业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势必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钢铁流通行业在遭遇严冬的同时,还存在这么多问题。如何重塑行业形象?答案是可以《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标准贯标为契机,重塑行业形象,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要信守承诺,重塑行业诚信。

    第一、企业要寻找出路,首先必须重塑行业形象。这关系每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每一个企业都共同信守承诺,规范经营行为,诚信经营,建立长效的诚信机制和体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做不到这些,行业的信誉将很难恢复,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不会顺畅。

    第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型企业有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应该在“产业综合布局”、“跨地区、跨行业、跨产业链渠道建设”、“品牌、资金、人才、管理的输出”和“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中型企业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资金实力,并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体,在延伸产业链上有一些成功做法,有的还有一些实体项目,更为关键的是经营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这些企业应该在“做短供应链,做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专心专注,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步步为营。

    小型企业可以灵活多样地选择经营模式:一是以贸易为主,要做到降低库存,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率,灵活机动地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变“卖产品”为“卖服务”。由过去依赖“卖产品”赚取差价,转变为围绕贸易主业提供增值服务,靠“卖服务”获取利润,实现贸易商向服务商的根本转变。三是做细、做深产业链,做大中型企业没有看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四是抱团取暖,共谋发展。

    第三、升级现有模式。钢铁物流园模式、加工配送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已经尝试并运用多年,但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对这些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和完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老模式焕发出新活力。

    第四、淘汰不规范、不诚信企业。市场竞争就是大浪淘沙,将会有一批这样的企业被市场抛弃。这是对钢铁流通渠道的净化和整合,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总之,虽然目前这个行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在关注,行业组织在引领,企业在行动。只要我们树立信心,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创新驱动,重铸行业诚信,就能够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目标。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强对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钢铁流通行业也制定了不少标准。比如:《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管理规范》、《金属材料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钢铁流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当数《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这个标准。

    近年来,我国钢铁流通行业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钢铁物流园模式、加工配送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具有方便、快捷、节省费用等功能。但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发展十多年来,一直不太成功。首先是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一直存在问题,到底“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不少电子商务平台要么是类期货,要么是钢贸商卖给钢贸商,没有真正搭建起钢铁资源拥有者与终端用户交易的平台。这有平台自身的原因,也有多年来终端用户采购习惯的问题。其次是大宗生产资料还存在网上网下如何对接、如何配送的问题。钢铁产品配送有一个辐射半径,超过了这个半径就没有利润可言。交易与物流配送仍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再次是资金支付和安全问题。大宗生产资料的资金量比较大,一旦资金支付出现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尽管一些企业与银行建立了资金支付和保障关系,但这还远远不够。

    钢铁物流园是传统钢材市场的升级版,功能比较多。除了具备仓储、物流、配送功能外,还具备信息服务、融资服务、统购分销、加工服务等多种功能,能够提供集成式的服务,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对于汇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近几年对钢铁物流园都非常关注,给予了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过,由于我国钢铁物流园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再遭遇这几年市场不景气,招商和资金都存在一些问题。钢铁物流园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目前形势不好的时候,很多功能体现不出来,配套服务设施不能有效衔接和发挥作用,难以与整个钢铁产业链有效衔接并良好互动。

    值得指出的是:有一部分物流园存在圈地的现象,搞房地产开发,扰乱了正常的物流园建设和运营。另外,我国钢铁物流园还存在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同质化、低层次竞争,其结果是谁家都不好过。

    钢铁加工配送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加工配送过程,是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服务的过程,也是增值服务的过程。钢材加工配送为下游客户节约了场地、资金、人员、设备和管理成本,深受他们的欢迎。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普遍技术含量比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很多企业生存困难。需要提升业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能力。

    来源:全球模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