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大脑凸显药研空白 大药厂重新进脑科学领域
  • 大脑凸显药研空白 大药厂重新进脑科学领域

    时间:2013-07-02 00:00:00  来源:  作者:

    大脑项目凸显药研空白

    美欧推出行动计划带来长期积极影响,大药厂重新进入脑科学领域

    让科学家深感鼓舞的是,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开始重视这一研究领域,并投入经费。

    正当大多数制药公司陆续从脑科学领域退出之际,大西洋两岸政府对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寄予新的厚望。

    两大“脑计划”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阿尔茨海默病,这类脑部疾病让全球各国付出越来越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美国和欧盟各国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神经科学领域的潜心探索,但保险公司对突破性疗法的前景却持怀疑态度。

    抗精神病药物一度给制药行业带来丰厚利润。随着这些药物的繁荣期结束,新药的发现越发艰难,制药公司对神经科学领域的投资产生了很深的疑虑。

    4月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一项重大举措,将详细绘制组成人类大脑的各个细胞和回路。这项行动紧随欧盟今年1月的一项决定:为创建一个以合成性“电脑”脑谱图为基础的项目提供13亿美元资金。

    这两项计划名为“使用先进创新型神经技术的人脑研究”(BRAIN)和“人脑工程计划”(HBP),它们可以与此前开展时间长达13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相提并论。

    不过,要从这些行动计划中得到研究成果,并造福于脑部疾病患者,需要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神经科学家和制药行业来说是一大挑战。

    脑科学正处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从短期来看,要改善现有药物参差不齐的疗效,或寻找到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都被证明极其困难。

    日前在伦敦举办的神经科学节上,来自这一领域的2000名神经科学家力图向公众展现他们的成果。

    身佩“请问我大脑”字样的蓝色徽章,来自大学、慈善机构和患者团体的热心人士邀请游客“编织一个神经元”,或通过与一个可移动的大型海绵脑进行互动,刺激他们的灰质。

    在充满乐趣的房间里,脑科学家们介绍有关前额皮质和大脑决策的数据,并讲授21世纪的神经精神病学。

    巨大尚未满足的需求

    让科学家深感鼓舞的是,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开始重视这一研究领域,并投入经费。不过,也有人担心,大型人脑工程计划更多只是宣传,而不会产生实质作用。“有很多炒作成分,就像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刚启动时那样。”英国开放大学及伦敦大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教授StephenRose表示,奥巴马推行的BRAIN计划能否提高医疗服务另当别论,这些计划可能更多着眼于计算工作,而不是大脑科学。

    西方世界产出大量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但因专利失效,行业利润正被快速吞噬。

    2003年,全球抗抑郁药的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的峰值。根据汤森路透制药信息平台预测,到2018年,这一数据将下降到54亿美元,而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额预计将从2011年创记录的210亿美元跌至98亿美元。

    不过,这一领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尚未满足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各地致人伤残的一个最大原因。

    由此造成的经济后果也是巨大的,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到2030年,精神疾病对全球产生的累加影响将达16万亿美元。

    寻找治疗脑部疾病的新药物异常艰难。对动物开展的早期实验价值有限,因为老鼠无法向科学家诉说它们的感受,而安慰剂往往在人体研究中产生较大影响,这使得研究人员很难知道某只药物是否在起治疗作用。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精神药理学教授DavidNutt表示,由于对研究人员用来探索大脑秘密的药物制定了限制性规则,这也阻碍了研发的进展。

    他说:“在对动物开展的有关大脑的大多数研究中,使用了无法对人类使用的药物。我们需要拥有一个可用于人类用途的工具箱,有可供使用的药物,由此才能针对人类大脑探索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全面收缩研究工作

    近年来,在神经科学领域缩减研发工作的制药公司包括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诺华和阿斯利康,其中阿斯利康在上个月更是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全面收缩在该领域的工作。

    但是,并非每一家制药公司都在选择退出。礼来和强生依然在神经科学领域投入巨资,而一向以抗癌药物著称的罗氏近来也加大了对脑部疾病的研究投资。

    罗氏CEO施万(SeverinSchwan)说:“虽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相信,神经科学领域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这家瑞士药厂开发的一只精神分裂症治疗新药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预计试验结果将在2014年上半年获得。如果一切顺利,分析师认为,这只名为bitopertin的药物年销售规模有望高达40亿美元。然而,处于Ⅲ期试验阶段的大脑治疗药物的开发成功率极低,平均大约为50%,而用于其它疾病领域的治疗药物成功率在50~80%之间。

    制药公司的普遍退出让这一领域显得有点冷清,不过,对那些仍然坚守其中的公司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久。

    丹麦专业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Lundbeck公司的研发主管AndersGerselPedersen说:“美国和欧洲推出的行动计划将带来长期的、积极的影响,并促使大药厂重新进入这一领域。”

    相关报道<<<

    “掘金”阿尔茨海默

    根据美国西奈山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多种用于常见疾病的普通处方药能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

    由该医疗中心神经科教授GiulioMariaPasinetti博士领衔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计算机算法筛选了1600种市售药物,评估它们对大脑β-淀粉样蛋白积聚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处方的一些用于高血压、抑郁症和失眠的药物要么能阻止,要么会促进β-淀粉样蛋白即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成分积聚。

    Pasinetti博士指出:“这个研究思路将可迅速对常用药物作出判断,它们能够对阿尔茨海默病起潜在的预防作用,抑或是触发作用。研究结果还能作为医师新的参考,为患者开具最适合的药物,特别是对于有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的病人。”

    研究人员将这些药物给予以基因工程方法诱发产生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标志的小鼠。以抗高血压药治疗6个月后,小鼠身上淀粉样斑块和神经退化显著减少。其中有一种药为卡维地洛(carvedilol),现在正在开展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以期能够延缓记忆力衰退。

    Pasinetti说:“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发现,即我们筛选出的已获准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卡维地洛可能会立即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

    文章作者讨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指出:必须立即开展疗效独立于原先适应症的人体安全性研究。verified博士希望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在未来启动多项临床试验,以确定哪些药品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并确定耐受剂量。

    来源:医药经济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