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处于劣势地位的医药行业要振兴谈何容易
  • 处于劣势地位的医药行业要振兴谈何容易

    时间:2013-07-12 00:00:00  来源:  作者:

    我国生产的原料药是位于制药工业最底端的化学原料药,大多数品种的进入壁垒低、产能过剩,导致获利空间小,毛利率低,长期演绎着涨—扩产—价格下跌—部分企业停产—价格上涨的循环。

    我国的医药生产经营,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运行,从医药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资源要素基本上完全实现了市场化。但是,作为医药市场的终端消费来说,几乎还没有实现市场化。我们大家应该知道的是,医药产品的消费者是医院或医疗机构,医院或医疗机构对医疗产品的用量占整个市场用量的85%以上,为医药产品主要的消费对象,在医药市场的终端消费过程中,掌控公用资源的医院或医疗机构充当了主动消费的角色,而只不过是被动消费的个体。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医药市场从来没有停止运行过,但是,让完全市场化的医药行业(医药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掌孔医疗公用资源的药品消费者建立公平的购销平台或让其在市场中正常运转,这种运行如果可以勉强进行,那么也是病态的,或者说是不平等的,这是导致医药行业很难振兴的主要原因。在医药市场的整个循环链条中,天然地存在着几对看似简单,但又是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矛盾。


    原料药行业的部分领域由于进入门槛低,某些企业为追逐利润,往往采用规模效应,扩大产能,压缩成本,这就导致了产供严重失衡,最终使企业失去价格的话语权,由此陷入被动局面。

    这是当前很多原料药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以行情大起大落的7-ACA(7-氨基头孢烷酸)为例,2011年,国内各大原料药企业认为7-ACA有利可图,纷纷宣布扩大7-ACA产能,造成7-ACA产能过剩。加上2012年国家对抗菌药物的限制使用使得头孢类产品终端销量明显受到抑制,从而反向压抑作为重要母核的7-ACA的需求。2012年1月,抗生素原料药企业在价格不断下跌的态势下纷纷选择停产保价。目前,福抗药业、联邦制药等药企的7-ACA生产线已停产,业内人士表示,因为7-ACA生产线没办法转产,停工即意味着放弃。去年至今,行业内已有不少资金蒸发,无序竞争造成原料药业整体利润下降。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