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发展态势平稳 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 发展态势平稳 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时间:2013-06-21 00:00:00  来源:  作者: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稳步回升,电力行业也有望呈现同步增长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1~4月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快速增长,电源工程完成投资同比有所下降,其中火电投资实现正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电源新增装机规模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不过火电在建规模继续缩小。总体而言,全国电力供需保持平衡态势,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预示着经济处于触底回升态势之中。

    当前,全国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1~4月,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87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386万千瓦;其中,水电379万千瓦、火电1100万千瓦、核电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75万千瓦。

    1~4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项目新开工规模1437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万千瓦;其中,水电540万千瓦,火电645万千瓦。截至4月底,电源项目在建规模1.6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1200万千瓦。其中,火电540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600万千瓦;水电6750万千瓦,核电2807万千瓦。

    1~4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和电网工程分别完成投资849亿元和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5%和增长29.7%。在电源完成投资中,火电完成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7.9%;水电、核电、风电分别完成投资328亿元、158亿元和1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0%、22.8%和12.2%,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73.5%,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

    A、水电

    持续发力 建设速度有望逐步加快

    当前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水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形式,也正逐步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水电蓄水情况较好,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全国水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已超过20%。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水电比重越来越大之际,来水情况将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水电比重偏大地区的电力供需形势影响很大。

    今年一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重点水电厂总体来水较常年偏丰一成多;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各大流域来水总体较常年偏枯三成,但好于上年同期。当前全国水电厂蓄水情况总体较好,有利于保障汛前水电正常生产,但汛期水电来水情况仍有不确定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受上年基数偏低影响,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水电发电量5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分省来看,在水电装机较多超过500万千瓦的12个省份中,除浙江、福建、湖北分别下降18.6%、12.3%和3.2%外,其他省份水电发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超过30%的省份为:贵州76.7%、广西97.6%、云南55.1%和青海31.0%,水电发电量最多的三个省分别为云南74亿千瓦时、四川73亿千瓦时、湖北62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41.6%。

    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分别达到2.6亿千瓦和3000万千瓦,未来我国水电建设速度有望逐步加快。

    上市企业点评

    长江电力装机仍有较大空间

    2013年一季度,该企业实现净利润4.97亿元。短期看,该公司受益参股火电厂盈利改善、降息等共同因素影响,业绩仍能维持增长态势。展望全年,尽管今年来水情况很难超预期,但公司业绩仍有增长空间。未来该企业装机增长潜力巨大:虽然三峡电站水电机组已经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但中长期看,公司未来装机仍有很大潜力。其一,向家坝640万千瓦、溪洛渡1386万千瓦分别在2012、2013年开始投产,2015年内竣工;其二,乌东德870万千瓦、白鹤滩1404万千瓦水电站将在2020年内完成竣工,且母公司对着四个合计4300万千瓦的水电站均有注入上市公司承诺,未来装机仍有大幅增长空间。


    B、火电

    效益有好转 火电建设已有见顶迹象

    今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3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月份,火电发电量3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当前火电仍是我国电力装机的主要形式。在经历过经济结构调整,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火力发电以及电力装机投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段时期以来,火电行业效益一直处于底部徘徊。受煤炭价格波动,以及水电来水情况好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火电企业经营情况一度陷入低谷。去年下半年火电企业整体效益处在历史低位,后虽有所改善,但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仍然拖累了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去年,由于受煤电联动政策不到位、历史欠账较大、企业高负债等因素影响,火电企业财务费用明显上升,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面一度接近50%。

    当前,火电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最主要因素还是电煤价格的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保障较好。中电联预计,下半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仍将维持低速增长,国际煤价大幅上涨缺乏动力,为沿海地区进口电煤创造了条件,全年煤炭进口量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同时,国内煤炭产能继续释放、产量充足。综合判断,后三季度国内电煤供应总体平稳,能够较好的保障火电企业生产,市场煤炭价格走势总体平稳,这也为火电企业实现持续盈利打下了基础。

    我国电力装机在今年底将会超过美国,1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也将会把中国送上电力装机世界第一的宝座。值得思考的是,随着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样的装机规模已经足以在一定时期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传统的火电建设已经有见顶迹象。

    上市企业点评

    华能国际成本下降致业绩暴增

    2013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77.77%。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22.38%,创2007年以来的新高。公司盈利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燃料成本的降低。预计该公司一季度煤价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仍有所下降,全年同比下降5%左右。今年一季度,公司境内电厂全年发电743.0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44%,与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公布的3200亿千瓦时计划发电量相比,完成23.22%。当前,国内经济弱复苏,公司电量增速较低。发电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装机以火电机组和东南沿海为主,而2013年一季度国内电力需求不旺,全国火电发电量仅增长0.87%,其中东南沿海负增长,甘肃、云南等地则受当地水电增长较大的挤压。此外,各地新增机组也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原因。根据公司规划,2015年该公司总装机容量约为85GW,未来三年将年均增加4GW装机,装机规模增长有保障。机组结构中,60万千瓦大机组占比超50%,百万千瓦的机组装机约占全国1/4。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占多数,使得公司在环保和发电效率方面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华电国际未来收益仍看电煤价格

    2013年一季度发电量低于预期,但同样受益成本下降,毛利率环比继续改善。公司可控电厂完成上网电量388亿千瓦时,同比增2.7%,增长主要源自新投产机组电量贡献。去除新增装机因素,据估算,火电可比电厂上网电量同比降7%~8%,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全国火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同比降95小时或7.3%,低于市场预期。收入增速高于上网电量增速,主要源自煤炭销售同比增加。季度环比看,今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继续提高0.96个百分点至21.0%,创2007年三季度以来新高,主要源自电煤成本的继续下跌,初步测算其标煤成本季度环比下跌约10元/吨。未来公司业绩仍主要取决于煤价,预计未来动力煤市场难改弱势格局。

    C、光伏

    不得不面对的欧盟“双反”

    日前,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宣布,将在今年6月6日至8月6日期间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率随后将升至47.6%。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据商务部统计,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涉案金额高达204亿美元。

    近年来,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作为光伏产业重要的市场之一,欧洲市场大幅萎缩。整个光伏产业一直在底部徘徊,而上游的设备和多晶硅材料基本稳定。2012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5万吨。其中,进口多晶硅为8.28万吨,较2011年的6.46万吨增长28%,总价值超过21亿美元。受欧美韩三地多晶硅巨头低价进口倾销影响,2012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6.3万吨,较2011年的8.4万吨下滑23.8%。


    有分析认为,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作为应对措施,中方将会启动对欧盟多晶硅征税,短期内将抬高多晶硅价格,但因为光伏是一个国际性行业,短期内不可能从其他地方进口多晶硅供应国内产业,所以中游的电池组件商日子将不好过,而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将因此获益。

    光伏产品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欧盟实施的临时性反倾销举措,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左右,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关系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据了解,我国光伏产品欧洲市场在2012年占比约55%,2013年预计下降到35%左右。

    如商务部所言,中欧在光伏产业领域合作十分紧密,融合度高,双方企业在对方的市场均有巨大的利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摩擦的升级将对双方企业产生严重伤害。据欧洲独立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研究所调查,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导致欧盟3年内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以及272亿欧元约合353亿美元的“附加值”。

    上市企业点评

    向日葵弱势仍微利

    该企业201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5472025.8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5779263.97元。

    一季报该公司能够维持盈利已经十分不错,在内外需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保持微利实属难得。据了解,为深化产业链,该公司决定在罗马尼亚投资25MW太阳能电站项目。目前瑞士公司所属项目公司XPVS.A.持有罗马尼亚MiercureaSibiului地区25MW太阳能电站的全部合法手续,包括土地所有权、并网许可等,预计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欧元,达产后,预计年发电量为25MW,项目所需组件全部采用公司自产组件,资金将通过自筹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另据了解,依据罗马尼亚目前太阳能电站补贴政策,该公司预计本次投资净资产收益率为12%~43%,此类投资模式值得其他同类企业效仿。

    亿晶光电开始调整市场

    在光伏发电领域,更多的企业似乎亏损仍是常态。亿晶光电2012年基本每股收益-1.42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58.3358%,加权净资产收益率-44.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88801868.68元。

    2013年第一季度,亿晶光电仍未能扭亏,营业收入442687981.5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8997172.50元。

    亿晶光电目前的生产经营现状,开工率维持尚在八成以上,远高于同行水平。目前,该公司在手订单近300兆瓦。针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该公司今年将加大销售力度。目前,光伏发电产品单瓦销售价格较去年低谷已有一定幅度上升。一个积极的因素是,去年以来原材料成本呈现相对稳定趋势。按照目前的成本、价格核算,这将有助于光伏发电产品企业在今年扭亏并实现微利。

    D、核电

    增长态势未变 核电建设逐步回暖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1257万千瓦,一季度核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823小时、同比降低159小时;核电完成投资同比减少29.1%。尽管数据上,核电发展势头已有所减缓,但实际上核电建设持续增长态势并未改变。1~4月,全国实际新增核电发电生产能力109万千瓦,完成投资158亿元。

    现阶段,我国核电建设的放缓还主要与核安全评估结果以及整体战略布局有关。“十一五”期间核电建设将会以已批项目为主,但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不断增大,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热情仍会十分高涨。近日,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1号机组成功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第五个核电基地,标志着“中国工程”在核电领域又取得重大突破,具备了在高寒地区建设核电站的硬实力。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4台机组全部采用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单机容量111.8万千瓦,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建设为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在市场中赢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空间,也使更多的内陆地区看到核电建设重启希望。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会在6500万~7000万千瓦之间。7000万千瓦相当于70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按照国内的制造能力、燃料供应以及废料后处理能力,每年将会建设两到三座核电站。


    当前,我国核电投资每年保持在700亿元规模,核电站投资中的50%将用于设备,平均每年用于设备投资总额接近350亿元。同时,核电产业链长,总计约有300多种系统,大小设备接近万套,设备制造涉及众多行业。核电站建设周期一般为52~60个月,其中第二、三年为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我国在建核电项目已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大部分项目将在2015年前竣工,因此设备投资高峰将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两年。按照2020年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来计算,我国核电总投资规模将达万亿元。未来十年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分享超近3000亿元的市场。

    上市企业点评

    中核科技向上下游拓展

    2013年第一季度中核科技业绩靓丽,基本每股收益0.0295元,稀释每股收益0.0295元,每股净资产4.6468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0.6342%,加权净资产收益率0.64%;营业收入245274391.02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276958.5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875357.62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89822103.38元。

    众所周知,中核科技为核电界先锋企业,为中核集团旗下惟一A股上市公司,主营各类工业用阀门及环保型水系统阀门,是国内生产阀门品种最多的生产企业,同时该公司也承载着对其作为中核集团整体上市平台的希望。

    今年4月,中核科技与东方锆业置换股份。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有利于双方长期发展和效益的提升。锆材是国家战略性储备资源,而核级锆则是制造核燃料元件的重要材料,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惟一的核燃料元件供应商,正在建设完整的核级锆产业体系。中核集团此次受让公司部分股份,是其核燃料元件业务的延伸发展,双方均受益于核级锆产业体系的建设。

    东方 电气受益于行业趋暖

    根据东方 电气2012年度报告显示,经历了国际国内市场低迷的一年,2013年电力设备形势将逐步趋暖。

    2012东方 电气实现每股收益1.09元,拟每10股派1.1元。虽然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11.27%,净利润同比减少28.31%,但公司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主动调整排产计划,集中释放风险,也使得未来两年燃机业务将逐步迎来订货及交货的一个高峰期,环保业务的在手订单也将在未来两年集中交付,板块收入将较2011、2012年大幅增长。截至2012年末,东方 电气在手订单1450亿元,2012年新增订单440亿元。

    好的势头在今年仍然得到延续。东方 电气公布2013年第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24元,稀释每股收益0.24元,基本每股收益扣除0.22元,每股净资产8.06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9371%,加权净资产收益率2.98%;营业收入8346336074.8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74396535.6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43176423.33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6152031663.86元。

    近日,中国东方 电气公开表示,该企业核电收入将会大幅增长。该企业指出,核电的重启已经开始将让东方 电气受益。目前国家重启核电之后,东方 电气已经获得了大量订单,尽管占东方 电气的比重还较低,但相信2015年时核电业务收入会上升到一定比例。而就业绩表现看,东方 电气2013年收入可能会高于2012年。

    江苏神通有望再获市场青睐

    江苏神通是国内核级球阀、蝶阀的惟一国产供货商,在资本市场上更是资本玩家的青睐对象。

    该公司2013年第一季报显示:企业基本每股收益0.058元,稀释每股收益0.058元,每股净资产4.0904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1.408%,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42%;营业收入94926326.2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979615.65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1296464.73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850812221.77元。

    该企业对2013年1~6月经营业绩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0.65万元至3835.85万元,同比增长0%至30%。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该公司表示当前冶金阀门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募投项目核电阀门扩大生产能力投产后产能逐步释放,收入规模稳步增加。上述数据再次表明核电产业正在逐步回归到正常轨道之中。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