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问题奶粉 如何索赔难煞人
  • 问题奶粉 如何索赔难煞人

    时间:2013-08-21 00:00:00  来源:  作者:

    买了、吃了含肉毒杆菌的问题奶粉,谁来赔偿我?随着恒天然事件推进,赔偿事宜备受消费者关注,但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目前无论是作为原料提供者恒天然还是产品生产商、销售商的赔偿说法均含混不清,消费者究竟该如何索赔?日前多位知名律师明确表示,问题奶粉事件让众多消费者权益受损,相关企业不仅要承担召回责任,还要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接受行政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惩罚性赔偿和实际损害赔偿两者可同时进行。

    恒天然赔偿仍未有头绪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强调,不要随意设置召回门槛,最大限度方便消费者退回问题产品。召回企业应通过广泛、有效、明确的方式向消费者告知,告知事项中不仅要有召回产品批号、召回途径、联络方式,还应该囊括赔偿标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恒天然还是生产、零售商,对如何赔偿都没有明确说法。

    记者拨通了多个涉事企业公布的热线电话,客服人员均表示还无法就赔偿问题予以解答,请记者关注企业网站信息。近日专程到北京处理危机事件的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表示已找到肉毒杆菌毒素源头但没有找到其产生原因,将在下一阶段启动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赔偿程序。“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召回产品,保障公众安全。至于赔偿正在和客户协商,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公布。”恒天然中国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郝晓红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最新了解,北京、上海、河南、武汉等多个省市已纷纷开展下架涉事产品工作,不过相关的处理方式和赔偿并不统一。在北京,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问题奶粉退货工作正逐步展开。“已办理多罐奶粉退货手续,消费者无需提供购物小票。也不论奶粉是否包装完好,是一罐还是半罐,只要是所涉批次产品,商家都无条件办理全额退货,至于其他赔付问题还没有接到通知。”北京一家乐福连锁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要求问题食品一律立即停售,同时监督经营者下架封存并做好封存记录,根据生产企业召回通知及公布的品种、批次配合做好召回工作,登记召回和退费情况,将问题产品及时返厂。“我们这边退货,超市要求是必须出示购物小票,没有现场退钱只是留下了电话。商家说一有相关消息会通知我。”河南的一位消费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

    针对赔偿,一涉事公司日前表示,企业赔偿消费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即明知产品有问题却投入市场及消费者使用产品后出现问题,这次事件暂时不满足以上条件,因此不需做出赔偿。许多食品业内专家也表示,由于没有接到食用奶粉发生不适和伤害的报告,实际损害未发生,消费者索赔无证甚至根本不涉及赔偿问题。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达了不同看法,他强调,“目前有关部门没有接到食用奶粉发生不适和伤害的报告是事实,但据此提出‘消费者不能获赔偿’的说法是缺乏法律常识的法盲所持的观点。”“并非损害发生才有赔偿,恒天然既然承认有产品质量缺陷,消费者就有权要求赔偿,可要求销售货款十倍的赔偿金,这是最基本的赔偿。”刘俊海表示,虽然有的消费者现在可能还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因此得了病,但按照《食品安全法》“最大亮点”之一的第九十六条有关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就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既然厂商生产了不安全的奶粉,就应当按照十倍价款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假设消费者买了200元钱的奶粉,恒天然和涉事公司就应当赔2000元人民币。”“惩罚性赔偿和实际损害赔偿不矛盾,两者可同时进行。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一旦经医学鉴定奶粉和人身侵害存在因果关系,涉案企业同样需承担侵权责任。”专家强调,《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问题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些消费者除要求十倍赔偿金外,还可就实际损害要求赔偿。

    刘俊海还强调,实际损害赔偿并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难以计算”。他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关于损害赔偿有一个填平原则,施害方因为施害行为给受害方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有填平性责任。消费者因食用含肉毒杆菌的奶粉造成的直接和潜在隐性伤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评估和确认,例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鉴定、卫生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的相关健康影响评估报告等。

    专家呼吁消费者积极维权

    消费者如何维权并获得赔偿?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就诉至法院维权,给出了建议,“一个是自己打官司请律师,要花一些时间并付一些费用;另一个是搭便车,由消费者组织按照去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有关诉讼制度的规定,由消费者组织出面当原告发起涉及众多消费者的公益诉讼,消费者将有关情况反映至消费者组织等待结果即可。“这两个办法如何选择,应由消费者自己权衡利弊。”刘俊海说。

    针对消费者“官司真要打起来,会不会到新西兰去诉讼”的疑虑,刘俊海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可以在国内的法院起诉恒天然。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到恒天然所在地的法院,也许用其所在国的法律对中国的消费者更有利。“恒天然事件中,不仅消费者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也要旗帜鲜明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建议消费者组织站出来发起公益诉讼。一旦提起诉讼,将成为首例公益诉讼。”“除了对消费者的赔偿外,因问题奶粉事件性质恶劣,有关企业还应接受从严的行政处罚以儆效尤。”刘俊海说。

    ●背景链接

    恒天然问题奶粉事件涉及品牌、产品一览

    ●多美滋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段,问题产品涉及14个批次。

    ●可瑞康一段 0-6月婴儿食用和可瑞康金装版二段婴儿配方奶粉6-12个月婴儿食用,问题产品涉及3个批次,后调整为召回可瑞康普通装一段婴儿配方奶粉0-6个月婴儿食用,可瑞康金装二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6个月以上婴儿食用。

    ●娃哈哈钙好喝饮品、锌爽歪歪营养酸奶饮品、爽歪歪营养酸奶、AD钙奶等,问题产品涉及55个批次。

    ●可口可乐菠萝口味果粒奶优,问题产品涉及1个批次。

    ●牛栏幼儿助长奶粉,问题产品涉及2个批次。

    ●雅培召回2个批次奶粉,后新西兰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证实雅培产品不含受肉毒杆菌污染的原料。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