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资金告急倒逼市场趋于高效
  • 资金告急倒逼市场趋于高效

    时间:2017-05-10 19:56:02  来源:  作者:马文婷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金融业正遭遇史上罕见的“钱荒”。经历过6月20日的资金交易员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因此有炫耀的资本。尽管此后大行联手打压资金利率的迹象明显,货币市场利率也在回落,但流动性状况仍不容乐观。 

    从国内来看,6月30日是存贷比考核的年中节点,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家银行纷纷大肆揽储,资金价格也被抬高。从国际市场看,6月1日生效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使热钱流入速度减缓。此外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增加,也加大了热钱的逃离。监管层方面,央行面对流动性趋紧并未轻易出手干预,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局面。 

    不能不说,尽管存在短期因素,但此次货币市场闹“钱荒”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与银行业快速的同业扩张有关。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央行坚决不放水了。 

    当前M1、M2以及社会融资总量总体上增速较快,但是实体经济却一再表示缺钱,可见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部分资金进入了产能过剩的行业,更有部分资金因为期限错配、贷新偿旧被留在了金融体系内部空转。 

    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间市场出现的资金面极度紧张的状况,并不是因为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盲目乐观,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对于即将到来的时点考核准备不充分,造成业务随意扩张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而与此同时,一些大行并未发挥市场一级交易商应有的作用,导致货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央行此次坚决不“放水”,确实有可能会伤到实体经济,但这种信贷狂增不但埋下了支付风险,抬高了资金成本,从长远看对实体经济也没有好处。央行不出手干预钱荒,可以更好地切实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调节资源方面,逐步减弱依靠央行屡屡向市场放水注资的非市场调控手段调节资金余缺。所以,央行坚持不放水施救,不但不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所需的流动性,而且可能倒逼出资金资本市场一个全新、高效的市场机制。

    来源:京华时报 马文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