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5月PMI意外回升,经济回稳产能过剩
  • 5月PMI意外回升,经济回稳产能过剩

    时间:2017-05-10 15:20:12  来源:  作者:桑彤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出人意料地回升、好于历史同期的表现,显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不过,当前经济运行处在转型、调整阶段,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还需进一步巩固。

    PMI回升具普遍性

    一般而言,5月份制造业PMI均表现出季节性回落,不少机构都预测此次PMI将回落至50%以下,此次超预期回升明显好于历史同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对记者表示,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各分项指数全面回升,而且行业企稳基本面扩大。

    数据显示,21个行业当中,有14个行业PMI指数达到50%以上。钢铁、有色等周期性行业明显好转,该类行业新订单指数回升均达到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回升超过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同“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行业回升也较为显著,其PMI指数回升至50%以上,显示公众消费需求趋升。

    此外,企业经营形势也逐渐转好,大中型企业PMI指数均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之上,但小企业依然状况不佳。这也与以小企业为代表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5月预览值跌破50%,创出7个月新低的走势相一致。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5月我国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5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PMI各组成指数总体平稳,表明经济回稳的态势趋于明显。

    蔡进也表示:“当前经济虽不能说进入上升通道,但也并非如此前人们担心的那般趋缓,平稳运行的趋势为未来稳定增长奠定较好基础。”

    库存见底、出口好转

    5月PMI全面回升的一大亮点在于,库存调整呈见底迹象。分项数据显示,采购量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1%以上。与此相应,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位回升,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反弹,较上月回升5个百分点。

    在张立群看来,购进价格指数明显提高,预示市场预期好转,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提高,说明补充库存的活动仍在继续。

    综合来看,当前企业库存调整呈现见底迹象,后期采购、补库等经营活动趋于积极,将为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带来一定空间。

    与此同时,以外贸实际交货值为统计依据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回升了0.8个百分点至49.4%。对此,星展集团研究部高级货币策略师黄鲳诚一直比较乐观:“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和欧洲逐渐复苏,对于中国等外贸导向型经济体而言将重获利好,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是这么容易减少的。”

    此外,随着经济转型政策的逐步落实,结构调整初显成效。特别是装备制造业5月份回升进一步加快,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张立群提醒:“经济转型的影响未来将继续显露,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不容忽视。”

    在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薛鹤翔看来,外围政策的宽松度史无前例,美国经济的复苏更为强劲,今年整体出口形势可能好于2012年;同时,基建投资的增长对冲了部分制造业的下滑,预计三、四季度GDP将会小幅回升。

    并购重组或将加快结构升级

    不过,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专家指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仍然较弱,在重工业发展较慢的情况下,轻工业增长速度甚至慢于重工业,值得警惕。

    从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来看,5月新订单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至51.8%,而生产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至53.3%,显然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受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订单不足的占42.7%,但高耗能行业生产却呈现明显加快趋势。

    薛鹤翔指出,我国中上游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刺激政策出台后对中上游制造业拉动作用往往仅有一个季度,当补库存进入第二季度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冲击。

    “近两年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呈现两大蔓延趋势,一向新兴产业蔓延,二向上游资源类企业蔓延,从而倒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诚信高级分析师王立芹称,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公众,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企业不得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排污标准。

    并购重组似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较好办法。王立芹认为,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对产能的控制力,从而提高企业对上下游客户的话语权,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政府在投资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各垄断领域,显得更为迫切。(记者桑彤)

    来源:新华08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