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产业结构优化凸显经济增长“稳中提质”
  • 产业结构优化凸显经济增长“稳中提质”

    时间:2013-07-18 00:00:00  来源:  作者: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7.9个百分点。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如此之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罕见。投资实际上是资源和要素的流向。三个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投资重心正向社会经济效益更大的现代农业以及边际贡献率更高的现代服务业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提质”的内涵。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风勇表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具体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比第二产业高出0.7个百分点。“需求结构上,外需增长缓慢,内需虽然也放缓但比外需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在区间内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7.5%,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却增添了许多积极信号。“这一经济增长速度是对在以往高速增长中种种结构性问题的一种校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吕风勇认为。

    众所周知,农业是基础,我国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破除农业基础设施的刚性约束。近年来,财政投资持续向“三农”倾斜,上半年33.5%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是多年来的高值。虽然农业基础设施的夯实在短期内效益不明显,但长期来看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这关乎农村地区民生改善、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涵。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后,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就会递减,更多靠的是科技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而此时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就会上升,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随着资源禀赋的边际产出率下降,要素投资就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适时引导部分要素向第三产业投资转移,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走出以往粗放式发展老路的重要途径。

    过去我国工业之所以获得高速发展,是基于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但是,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截至2012年底,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7.8%。在工业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低水平重复生产、产能过剩等弊端。因此,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引导社会投资向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扩大就业。因为在东南沿海一带,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倒逼制造业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和生产自动化。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下,也将会有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发展消耗资源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就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吕风勇表示,虽然上半年产业结构优化表明我国经济转型在持续推进,但是仍有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待解。因为目前的结构调整体现出一种被动性,是受短期内需求变化所致,而且调整的成果不稳定。比如说内需、消费占比增加,部分原因归结于外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如果经济增速恢复,那么结构调整有可能会出现一定逆转和反弹,三个产业的结构也会再度发生变化。

    如果结构调整来源于产业结构的趋势性变迁,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供给,那么调整的结果才有稳定性。这就要求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继续优化投资结构。短期内,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一驾马车”,“必须限制高耗能的重工业以及地方政府好大喜功上马的一些项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吕风勇表示。

    另外,“对于产能过剩问题,需要辩证看待。”吕风勇表示,我国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很多行业比如钢铁还有新的产能形成。这就需要进行区分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由于短期需求下滑所致,还是由于长期结构性的问题所致。对于一些长期内仍需扩张的产能,必须加大投资创造需求加以消化,对于产能绝对过剩的行业则需坚决退出。

    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