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原油期货 > 新麦产大于需托市力度决定后市空间
  • 新麦产大于需托市力度决定后市空间

    时间:2017-08-03 20:17:40  来源:  作者: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4723万亩,比上年减少354万亩,减幅为1%;小麦单产36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公斤/亩,增长1.9%;小麦总产12735万吨,增产107万吨,增长0.9%。

    临储麦成交持续低迷

    由于国内食品安全要求严格,面粉企业新麦使用比例较往年增加,陈小麦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持续低迷。因下游面粉市场走货仍较疲软,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制约其新麦消化力度,这也使得需求端对麦价的拉动效应乏力。

    据统计,截至7月下旬,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的价差为995~1000元/吨,较上月同期回落30~40元/吨。自7月以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累计投放粮源1212.52万吨,实际仅成交4.744万吨,平均成交率0.39%,周度成交均价2408~2468元/吨。

    从国家临储小麦主要年份成交情况来看,2013年产国家临储麦持续流拍,2014年产国家临储麦成交量2.3311万吨,2015年产国家临储麦成交量9814吨,2016年产国家临储麦成交量4349吨。7月份2012年产跨省移库小麦共投放255.1567万吨,实际成交量12.4803万吨,平均成交率4.89%,成交均价2395元/吨,最高成交价2490元/吨,最低成交价2240元/吨。

    据统计,截至7月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5616万~5716万吨,同比高1739万~1839万吨。

    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年份结构来看,其中2013年产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14万吨左右,2014年产1310万吨,2015年产1607万吨,2016年产2818万吨。

    收购总量有望超越上年

    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国内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5238万吨,同比增加885万吨,收购量占小麦产量的比例为41.1%。主产区全部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加速流通市场粮源的消化,对新麦收购价底部形成坚实的支撑。

    2016年夏粮收购期间,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7582万吨,占产量的比例达59%;小麦托市收购量2853万吨,同比增加774万吨。从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收购数量来看,2007~2016年最低值为2007年的4242万吨,最高值为2016年的7582万吨。因流通市场粮源数量不一,近期主产区区域间新麦收购进度出现分化;新麦收购价整体围绕托市收购价波动,区域间有所涨跌,但因价差不大,仍制约新麦跨区域流通。

    进口麦力度有所放缓

    随着天气忧虑的缓解,加之美国农业部全球小麦供需报告利空等因素施压,国际小麦价格在大幅走高后出现回落,但春小麦产区天气恶劣,产量大幅下滑,供应吃紧,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支持麦价。全球小麦供应过剩,期末库存可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是高蛋白春小麦供应短缺,令市场措手不及。

    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进口小麦45.3万吨,环比减少9.8%,同比减少5.1%。其中,从美国进口21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15.3万吨,从加拿大进口6.6万吨,从哈萨克斯坦进口2.4万吨。

    随着内外麦价价差缩窄,进口小麦较国产小麦的性价比优势逐步弱化,这或将制约后期国内小麦进口力度。国内新小麦品质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减少对国外优质麦的进口。

    结构性矛盾下存商机

    国内各主产区今年夏收小麦赤霉病、不完善粒、萌动麦的情况较少发生,小麦容重等质量指标优于去年,高等级小麦占比明显提高。国内新麦产量增加,且质量明显提升,加之饲用小麦需求量大幅下降,使得流通市场新麦有效供给能力增强,这也使得托市收购对流通市场粮源的挤压效应显现,需要较大托市数量的支持。从当前新麦市场收购情况来看,主产区新麦整体收购进度及托市收购进度均快于上年同期,新麦收购价持续运行于托市价附近,有利于新麦进入托市库存,但制约麦市贸易活跃度。由于主产区仓容整体较为充足,加之产区启动小麦托市收购范围广泛,这使得托市收购对麦价底部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

    但因托市收购数量尚未达到一定规模,在制粉需求处于低迷态势下,麦价缺乏上行拉动力。

    截至7月下旬,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已超过1800万吨,托市收购量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及河南。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为1480万吨左右。据统计,上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达到2853万吨,按照今年的新麦质量及价格,小麦托市收购数量也将处于高位。

    由于进入托市库存的新麦短期内难以流通市场,而每周投放的国家临储小麦“质价”劣势导致其供给有限,这意味着后期一段时间内用粮企业的粮源采购主要为新麦。在国内制粉需求近几年来较为平稳的情况下,进入托市库存的新麦数量将直接影响其后市供给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价上行的动能正在不断积聚,稳中上涨或将成为后期阶段性的主基调,区域间麦价走势分化格局将增强,其上涨空间及上行节奏需密切关注流通市场供需格局的转换,以及市场主体之间的购销博弈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