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原油期货 > 原糖基本面利空 糖价遭遇十面埋伏
  • 原糖基本面利空 糖价遭遇十面埋伏

    时间:2017-07-20 20:32:06  来源:  作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交易员联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丨一德期货天津营业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整个糖市的下跌伴随着上半年的脚步轻盈地奔跑着,无论是外盘还是内盘,整个下跌的趋势用那句耳熟能详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来作比一点也不为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整个糖市的下跌伴随着上半年的脚步轻盈地奔跑着,无论是外盘还是内盘,整个下跌的趋势用那句耳熟能详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来作比一点也不为过。

    而凡事预则立,过犹不及则需要修复,以适应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之平稳。所以,就目前的走势及结合上半年的糖市表现来看后市,是我们当下需要做的一件重要事。不过在这里需要申明的是,这并不是作为一个预测性的报告,而是就目前趋势的延伸探讨,也就是就势论势。

    全球的糖原料主要来源于甜菜和甘蔗,其中蔗糖占目前糖产量的80%。甘蔗的种植区域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的巴西,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泰国。所以,以上产糖国的产量变化,将会决定着世界食糖价格的走势。

    首先,我们来先从原糖的产量前景作一个憧憬。在整个食糖界里面都有一句顺口溜,世界食糖产量看巴西,中国产量看广西。所以,巴西的产量对原糖的价格影响将至关重要。

    从上图来看,巴西原糖的供应总量从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000万吨之上,并且呈现上升态势,在2010年供应量突破3500万吨之后,并维持在此水平之上。而在2013年供应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产量下降,然而并没有下破3500万吨。总供应量由产量和期初库存构成。由此可以看出,总供应量与产量基本一致,主要影响总供应量的为期初库存,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2012年之前基本保持着低库存运行,且以2010年为库存的低点,对应原糖价格亦在高位,而此后库存开始回升。所以,接下来去库存的压力将会传导到价格上面,特别是2018年的预期产量在创下十年新高4000万吨之后。从上图来看,巴西原糖的供应总量从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000万吨之上,并且呈现上升态势,在2010年供应量突破3500万吨之后,并维持在此水平之上。而在2013年供应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产量下降,然而并没有下破3500万吨。总供应量由产量和期初库存构成。由此可以看出,总供应量与产量基本一致,主要影响总供应量的为期初库存,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2012年之前基本保持着低库存运行,且以2010年为库存的低点,对应原糖价格亦在高位,而此后库存开始回升。所以,接下来去库存的压力将会传导到价格上面,特别是2018年的预期产量在创下十年新高4000万吨之后。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糖国,其产量的增减将对世界食糖价格的涨跌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其国内人口基数大,对食糖类习惯消费水平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所以,对于过去的一个榨季2193万吨的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进口的需求曾经刺激国际原糖的阶段性上涨。但由于六月底印度实施了“贸易壁垒”,将关税从40%提高到50%,表面上似乎对国际原糖有所压制,但对于其国内未来榨季的增产而言,此举也避免了对国际市场的冲击。

    从上图印度糖产销结构来看,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总供给量达到高点4033.1万吨,2009年为产量的低点,以及期初库存的高点分别为1595万吨、1229.6万吨,2010年为进口量的峰值为243.1万吨。供给2008年之前主要是由期初库存所影响,2008年-2011年是由产量以及进口量双重因素所主导,期初库存有所减弱。2012年-2015年产量基本维持稳定,主导因素为期初库存以及进口量,2016年-2018年总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产量、期初库存、进口量共同影响。而随着2018年国内预估产量的增加,其总供应量亦会增加。

    泰国作为世界第三大产糖国,亚洲产糖之老二,其年产量占世界产糖的权重不小。所以,泰国产量的动向将对世界食糖价格变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上图来看,泰国的产量经过了三年的减产之后,预计即将开始的新榨季将会有增产迹象。因为从泰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均土地多的特点,成本低廉(进厂价为1000泰铢折合200元人民币)的甘蔗种植是泰国农场主的主选之一。所以,在这种产业化农业的布局之下,在排除异常气候的影响之下,甘蔗的产量恢复期不会少于四年。

    从上图来看,泰国糖的供给基本保持上升的之态,在2015年达到供应的高点1604.7万吨,后期维持高位运行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2013年之前主导糖供给量增加的为初期库存以及产量,期初库存表现为缓慢上升姿态。2013年之后产量基本保持平稳,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而期初库存表现为迅速拉升成为影响总供应量的主导因素,并达到峰值为526.3万吨。预期后市总供应量会继续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起主导影响因素为产量的上升。

    在概述完基本面之后,接着来看技术面的表现。以下我们仅从原糖10月合约入手,以点代面,对后面的趋势作一畅想。

    从上图来看,10月合约完成了一个减产周期的五浪反弹目标23.60美分之后,接下来将进入到增产周期的下跌浪中。而目前进入到主跌之三浪之后,调整浪将会测试15-17美分区间的阻挡作用,这样的反扑走势更多地来自空头的止盈。在空头回补之后,倘若15-17美分阻挡层力度强,那么整个五浪结构的下跌仍在持续,价格低点直至11美分乃至于更低。从上图来看,10月合约完成了一个减产周期的五浪反弹目标23.60美分之后,接下来将进入到增产周期的下跌浪中。而目前进入到主跌之三浪之后,调整浪将会测试15-17美分区间的阻挡作用,这样的反扑走势更多地来自空头的止盈。在空头回补之后,倘若15-17美分阻挡层力度强,那么整个五浪结构的下跌仍在持续,价格低点直至11美分乃至于更低。

    从10月合约周线来看,25美分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双头形态,目前处于下跌三浪之中,由于指标的超卖,故而目前需要作一修复,对15美分阻挡形成一个冲击,这样空头才能有效地释放散筹,以利于大战略的实施。从10月合约周线来看,25美分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双头形态,目前处于下跌三浪之中,由于指标的超卖,故而目前需要作一修复,对15美分阻挡形成一个冲击,这样空头才能有效地释放散筹,以利于大战略的实施。

    从上图的复合头肩顶形态来看,表明基本面供应压力在慢慢增强。而结合MACD指标红白线即将进入到零轴之时,熊市的脚步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技术上看下破10美分是个大概率的事,但要跟踪到汇率方面的变化。从上图的复合头肩顶形态来看,表明基本面供应压力在慢慢增强。而结合MACD指标红白线即将进入到零轴之时,熊市的脚步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技术上看下破10美分是个大概率的事,但要跟踪到汇率方面的变化。

    从上面两个图来看,美元指数在触及103的高点之后持续回落,在6月加息之下曾经反弹到98的位置,但好景不长,之后在回吐前期的涨幅,且持续走弱的预期在增强。而美元兑雷亚尔的趋势处于下跌之中,目前在3.100-3.500的区间震荡之后,有望刷新2.8826的新低。在这种情况下,巴西雷亚尔的升值前景将对其原糖的出口产生影响。

    从上面两个图来看,美元指数在触及103的高点之后持续回落,在6月加息之下曾经反弹到98的位置,但好景不长,之后在回吐前期的涨幅,且持续走弱的预期在增强。而美元兑雷亚尔的趋势处于下跌之中,目前在3.100-3.500的区间震荡之后,有望刷新2.8826的新低。在这种情况下,巴西雷亚尔的升值前景将对其原糖的出口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所述,从基本面产量来看,各原糖主产国之产量均在恢复,且在期初库存减少趋势不明显之下,供应的利空仍在主导着2018的糖市。而辅以原糖10月合约的月线图来看,一个牛熊分界线将逐渐明显起来,未来原糖趋势走熊之概率亦在增强。而从实操角度出发,原糖10月合约已经在13美分之处表现出止跌形态,说明增产预期在短期内得到消化,接下来空头的回补将使得价格可能达到16美分附近,而时间窗可能会在7月底八月初。此时如果价格压力持续增强的话,说明市场的抛售压力又在增强,一旦这一线阻挡层加固,下跌的大趋势将会恢复,价格前景回到11美分甚至于更低的预期在加强,以适应利空的基本面。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交易员联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