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东进”区域未来路子怎么走 市政协委员来“把脉”
  • 成都“东进”区域未来路子怎么走 市政协委员来“把脉”

    时间:2018-08-25 18:35:51  来源:  作者: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成都市政协委员视察“东进”工作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还围绕“东进”建设,从规划实施与推进、空港新城和航空枢纽建设、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天府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八个主题积极建言献策。本报特撷取了委员的部分精彩意见建议,以飨读者。

      关键词:规划实施与推进

    东部新区要展示21世纪新城的先进性

    进一步加强城市增长边界研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刚性界线和弹性界线;在弹性空间范围开展城市发展预测。发展预测不能一刀切,有些因素需要长期规划,有些因素只需要中期规划。坚持好高起点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地下管网,尤其是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供水供电等设施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性、长远性,满足长远需求,为未来发展留足潜力;加强综合管廊、中水系统、绿色建筑等项目的建设示范;加强智慧产业以及绿色、节能、低碳等新技术的建设应用,建设东部新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新技术推广良好的试验场所,展示21世纪新城的先进性。

      关键词:空港新城和航空枢纽建设

    对标国际 优化与完善航空枢纽内部的综合功能

    吸取国内外先进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运用新发展理念,重视新城空间品质,优化居住就业环境,提升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塑造城市高品质形象。统筹新城公建配套、综合管廊建设,为空港新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公园新城打下坚实基础,尽可能做到不留遗憾。

    在航空枢纽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机场的建设理念,优化与完善航空枢纽内部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可进一步挖掘天府机场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将交通功能与商业文娱功能协同整合,结合丰富的室内自然景观和体贴的便民设施,塑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综合体。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实现集中检验检疫、通关便捷快速、电子窗口一窗式受理。

    关键词: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有必要为“东进”区域对外招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有必要对“东进”区域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为其对外招商提供实质性的产业要素配套支持。要适当加快“东进”区域的规划编制进程,明确区域总体布局和各新城的分区规划,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对“东进”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土地、资金、水电、交通、人才、生产性服务及生活性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针对性支持措施。要有序推进“东进”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跨山通道、东部各城区间的互联互通建设,明晰工程建设时间表,形成可信的未来预期。要大力推动我市中高等职业教育与“东进”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为“东进”区域布局的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厚实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支撑。

    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完善相关建设主体间的协同机制,形成推动“东进”战略实施的强大体制性合力。

    关键词: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

    以人为本 建设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相关区域要加强引进与主导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科研院所,积极为有创新愿望和能力的企业寻找匹配创新资源要素;要强化创新人才引进聚集,坚持市场化评价导向和企业需求侧目标导向,既要引进高层次创新紧缺人才和领军人物,又要引进主导产业所需、龙头企业所需的创新技能人才和其他专业人才。

    此外,相关区域要利用好空港、铁路、公路等战略资源,加快口岸功能平台及现代化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与青白江铁路港、双流国际机场等开放平台联动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向国际化发展。

    园区建设方面,对标雄安新区,提升项目建设的标准和水平,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以人城产逻辑思考产业功能区建设,建设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关键词:投融资机制创新

    形成合力 打好金融支持“东进”战略组合拳

    成都市与所属区(市)县政府、平台公司、金融机构要共同参与,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切实做好“东进”区域项目投融资的配套规划与年度计划;按照收益集成、比例分摊的模式,切实做好“东进”区域投融资项目的包装整合和推进实施。

    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建议定期召开属地政府、监管机构、相关部门、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会,研究政府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变动趋势,及时剖析投融资工作难点,把各方面的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合力,打好金融支持“东进”战略的组合拳,推动建立稳定高效的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

    打造成最安逸最巴适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坚持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作为区域开发管控的总原则,按照流域水质、区域空气质量目标与功能划分、容量总量核定的环境准入要求,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严格准入标准,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强化分类指导。

    关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要将成都安逸巴适的休闲文化融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要与世界最先进的公园城市对标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要把全面融合文旅产业作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核心抓手,要坚持把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放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首位,将成都打造成最安逸最巴适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关键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高质量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东进”战略总体规划、三城一园规划以及各新城的分区规划和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已形成具体成果,在“东进”战略推进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但需要按照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对标雄安新区,进一步深化分区专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规划。同时,要坚持基础先行、应急先行,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主线,按照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此外,“东进”区域幅员面积广、发展任务重、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需要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建设合力,确保“东进”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关键词:天府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加大天府文化品牌打造和营销力度

    促进区域多元产业良性互补,以文化、科技、制造、博览等交融催生产业体系新的价值点,深入推进文化小镇、康养旅游、文创设计等发展,实现“文化+制造”“文化+金融”“文化+商务”“文化+旅游”“文化+餐饮”的多重叠加效应,丰富文化消费“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内容和感受,加大天府文化品牌打造和营销力度,对区域文化名片进行整体营销策划,持续提升历史文化的多元功能品质、形象气质和品牌价值。

    同时,深化政府、旅游业界、当地居民的纵向合作,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注重库区、景区、园区、社区“四区”联动,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培育和夯实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本体支撑,努力诠释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文化表达。

    本报记者 张家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