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不发文件、不打招呼、直奔现场――12个暗访组为脱贫攻坚把脉
  • 不发文件、不打招呼、直奔现场――12个暗访组为脱贫攻坚把脉

    时间:2018-08-23 20:55:50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敬松

    8月22日,记者从南充市扶贫移民局获悉,自2016年5月以来,该局先后组建了12个市级暗访组,重点暗访全市村级项目建设、产业建设、驻村帮扶、群众满意度等十几项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

    两年多来,暗访组跑遍了南充全市所有乡镇,发现并要求整改了4000余个问题,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落实。

    仅靠常规检查不够五步工作法“治顽疾”

    “基层有些现象令人担忧。”南充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邓强表示,个别地方制定到户措施不切实际,个别地方干部扶贫“一兜了之”、产业“一建了之”、脱贫“一脱了之”。“要根治这些顽疾,仅靠讲道理、开会、开展常规检查是不够的。”

    鉴于此,南充市扶贫移民局遴选优秀年轻干部,组建12个暗访组,还明确了暗访“五步工作法”:第一步随机抽村,第二步直接入户,第三步跟踪核查,第四步全市通报,第五步回访问效。

    这一工作法,让不少问题在暗访中浮出水面。在去年脱贫“摘帽”的阆中市二龙镇蚕食庙村,暗访组就发现了“到户工作不精细”的问题:被暗访的22户村民中有11户不知道村里发展的是什么产业,剩下的11户虽然了解,却表示“产业园与我们没关系”。

    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对于蚕食庙村的情况,邓强认为,主要是当地村干部没有理解产业扶贫的核心――“扶”。“要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应的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把村民们带动起来。”

    此后的整改期内,蚕食庙村发展种植塔罗科血橙、红心蜜柚、丹参、辣椒160余亩。村专合社负责管护工作,全村78户脱贫户分别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形式入股。据初步测算,每位入股的村民今年将增收1000元以上,多者可达10000元。

    不久前,暗访组再次回访蚕食庙村,在辣椒产业园中碰到了上次接受暗访的村民侯国林。擦了擦额上的汗水,侯国林笑着说,“一天有60元的工钱,听说马上还要给我们分红。”

    “暗访初期,很多干部都有抵触情绪,有人说情,有人嘲讽,甚至有人直接跑到办公室来威胁我们。”邓强说,高强度的暗访后,问题逐步整改,干群关系改善,各级干部对暗访工作也逐渐由误解到理解,由怕暗访到欢迎暗访。

    原标题:不发文件、不打招呼、直奔现场――12个暗访组为脱贫攻坚把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