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侧记
  •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侧记

    时间:2017-08-11 20:53:2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让“蓝莓”越来越甜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侧记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侧记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启动仪式。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侧记

    学员们接受创业导师的辅导。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姜木兰文/图

    编者按

    澜湄昵称“蓝莓”,是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国流入南海,流出中国境内后,被称为湄公河。7月24日至30日,来自澜湄流域的6国青年学生代表在青海开展了文化溯源之旅,接受了国际导师团队提供的个性化项目创新教育和创业孵化训练。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以水而兴。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国青年学生和专家,以饮水思源、寻源的名义来到三江源,来到澜沧江畔。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是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基础上举办的,邀请历届决赛的优秀项目团队参加,流域6国8所高校的35名青年参加。训练营通过汇报公益实践和创业孵化进展跟踪项目进度,并由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关的学科专家、企业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各国大学生团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教育和创业孵化服务,继续推进关于流域各国治理与发展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A探索流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中国同湄公河5国水相连,命运与共。澜湄合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高效,一步一个脚印、不间断地推进合作,让6国民众都能感受到澜湄合作的具体成果。”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代表潘雪松说。他认为,此次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为澜湄合作注入青年的热情和智慧,为澜湄可持续发展孵化创新方案,为澜湄6国民心相通添薪加柴。

    两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6国14所高校的90余名学生通过YICMG大赛平台,为流域治理与发展注入青年智慧。两届赛事、4次活动,流域6国高校师生近600人次参加,提交政策创新、公益创业和小微企业方案83个。YICMG赛事也已被中国教育部纳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度活动安排,成为澜湄6国政府认可的国际活动。

    大赛结束不是创意的终点。决赛后,获奖团队需根据专家意见,加强实地调研、充实材料,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对两届赛事项目的综合评估,国际组委会决定将优秀项目分成四类,即“澜湄大学生创业早期孵化项目”“澜湄大学生创业种子孵化项目”“澜湄流域可持续发展公益创业项目”“澜湄流域治理与发展政策创新项目”。今年的训练营,每支队伍在快节奏的激情演讲环节中,分享了自己对于流域治理孵化方案的设计。

    “我们尝试利用水井和水过滤系统帮助人们健康、实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希望可以与社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筹资并借鉴新技术来落实这一方案。”来自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的团队关注“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越南外交学院选手设计的“友谊之梯”着眼于流域的减灾合作,他们的灵感源于湄公河-朗塘河水电大坝的所处地形和发展现状。“我们主要想利用湄公河流域的地形结构特点,通过协调和连接湄公河流域不同海拔的水电系统,及时解决洪水和干旱带来的问题。”

    下一页第[1][2]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