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中老友谊历久弥新
  • 中老友谊历久弥新

    时间:2019-11-06 17:56:58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中老友谊历久弥新

    ――“六七”学校学生讲述昔日故事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简文湘文/图

    核心提示:

    有这么一群老挝人,他们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曾在广西南宁“六七”学校就读,回国后从事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工作,自己的孩子也大多送到中国留学。记者采访了几位曾就读“六七”学校的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11月1日,老挝农工发展进出口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康奔・塞老翁在微信上给记者发来一张在云南玉龙雪山顶上拍的照片。“现在我在昆明,很开心。”他说。

    康奔・塞老翁是“六七”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六七”学校的同学一样,年少时在中国就读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让他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

    1965年,老挝国内战火蔓延,老挝党中央希望在中国建立一所学校,让老挝的红色后代得以接受教育。1967年,中老双方签订了关于在南宁市创办“中央干部子弟学校”的会谈纪要,校名按当年年份定为“广西南宁六七学校”。

    今年7月,记者在老挝采访了几名曾在“六七”学校就读过的老挝人,听他们回忆在广西南宁读书的难忘往事,讲述与中国的“一世情缘”。

    暖贞是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退休教师,笑容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大姐”。“我是第一批到‘六七’学校就读的学生,以前在家里都是吃糯米,到了南宁后吃大米和包子,刚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她微笑着回忆,“那时中国的物资比较缺乏,但是我们学校的各种物资都是足量供应,广西政府还专门派人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从“六七”学校毕业后,暖贞被选送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打乒乓球。在北京的3年时间里,她学会了说中文,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回老挝后,暖贞当上体育老师。当时懂中文的老挝人不多,遇到政府举办跟中国有关的活动,暖贞都被派去当翻译。1990年,她还带队到北京参加亚运会。退休后,暖贞看到老挝和中国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便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帮助前来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办理各种业务,也为有志到中国的老挝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所以说,我这辈子都是‘吃中国饭’的。”暖贞风趣地说。

    “没有‘六七’学校,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将永远把在中国南宁生活的这段经历记在心中。”老挝农工发展进出口服务公司销售部经理坎佩尔深情地说。

    8岁的时候,坎佩尔从老挝来到南宁就读“六七”学校。4年的时间里,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学习基础知识,遵守纪律,结交朋友,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学校里,坎佩尔喜欢各种体育和文艺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中国游泳教练,他耐心地教我学游泳,让我成为游泳成绩最好的学生。”他回忆道。

    坎佩尔所在的公司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我们公司和中国政府及企业开展养殖合作、建水泥厂,经常有中国的技术员来帮助我们搞好生产。”坎佩尔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给当地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坎佩尔曾应邀回到“六七”学校原址参观。“广西政府把母校的原址保护起来,重回学校参观,让我又回想起当学生时的情景,很感动。”坎佩尔说,“‘六七’学校是中国政府给予老挝人民支持和帮助的见证。”

    坎佩尔把中国南宁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耳濡目染中,他的儿子宗盛也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西南林业大学就读。“现在我儿子毕业了,到中老合资的第三水泥厂上班。”坎佩尔高兴地说。

    老挝武术协会秘书长西塔的中文说得很地道。听到记者夸奖他的中文说得好,他乐呵呵地说:“我在家和孩子们都是用中文交流的。”

    “小时候,家里人说送我去中国上学,我就高高兴兴地去了。在孩子的心目中,那是个伟大的国家。”西塔说,他原来在部队里生活,所以非常适应“六七”学校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吃得好,睡得香,过得很开心。

    后来,西塔到老挝武术协会工作,常带队参加亚运会等国际赛事。“我们经常请中国教练来帮助我们的运动员提高水平。”西塔说,“老挝的第一枚亚运会武术散打银牌,就是在广西教练的指导下获得的。”由于长年往来于中国和老挝之间,西塔对中国非常熟悉,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很是赞同,它能够帮助老挝加快经济发展。我希望中国企业多来老挝投资,这样我退休后还能到这些企业找工作。”西塔笑着说。他的4个孩子有3个到中国读大学。现在,两个孩子已经毕业回到老挝工作,“他们的工资比我还高!”西塔自豪地说。

    “到了‘六七’学校,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幸福。”老中铜矿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苏华说。苏华10岁前的记忆,都是为了躲避飞机轰炸藏匿于密林中。“到了‘六七’学校后,我好像到了一个新世界。”他说,中国老师很关心他们,学校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有老师教知识,大家一起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每周六还可以看电影。而此前,他从来没有看过电影。

    苏华回国后先是在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工作,由于他懂中文,就被调到与中国有合作业务的公司工作。“近几年,中老两国合作越来越紧密,这对老挝来说是很好的事,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他说,“希望以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老挝来投资。”

    “我们‘六七’学校的同学每周都聚会一次,经常在一起唱中国歌曲。”康奔・塞老翁说,这段特殊而难忘的经历,把他们和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下一代。中老两国的友谊,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