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大沙河生态走廊串起深圳创新发展极
  • 大沙河生态走廊串起深圳创新发展极

    时间:2017-07-25 21:29:52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穆玉洁

      大沙河生态走廊上游将打造成“环西丽湖科教城”。资料图片

      本月初,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提前完工并对市民开放,一条6.6公里长的休闲带,成为南山乃至深圳滨海城市的崭新名片。同时,串联起深圳众多高科技产业带,如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金融总部区、高新园、蛇口自贸区。

      除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大沙河生态走廊也有望从北至南串联起深圳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深圳大手笔打造的又一条生态长廊、创新长廊。

      近日,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探寻这条生态长廊流域所蕴藏的深圳创新实力。这几年,经过截污、补水、绿化等综合治理工程,大沙河区域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以大沙河入海口为中心,从高空中俯瞰整个南山区,你会发现,大沙河生态走廊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共同构成一个向三方向延深的绿色走廊,其覆盖区域,正是深圳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休闲带从带状转变成网状,对于南山,对于深圳而言,这个区域共同构成深圳的创新极。

      规划:建生态长廊串起创新高地

      大沙河发源于深圳市西部羊台山,向南流经大学城、深圳高新园北、科技园中、科技园南,以及后海金融总部,最终汇入深圳湾,是南山的母亲河。在大沙河的源头,南山将打造环西丽湖大学城,在城市形态上,将形成由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居民社区共同融合而成的国际知识创新村。

      近日,笔者实地走访大沙河,从地铁7号线茶光站出,沙河西路东侧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沙河以及铺着红色路面的沿岸绿道,不少市民骑着自行车沿河自在的骑行。河对岸是大沙河公园,其为市级综合公园,东依欧洲城,南靠北环大道,北接广深高速,是深圳湾城市绿化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上游,是深圳西丽大学城,深圳科技城图书馆横跨大沙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深圳校区布局其中,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众多创新载体也比邻而立,成为深圳源头创新的集聚地。

      沿河而下,就是南山科技园,无论是北区还是中区南区,都有全国知名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各类创新服务实体。如留学生创业大厦就是科技园建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早在2008年,南山区便提出打造以“西丽大学城、深圳湾高新区和大沙河创新走廊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核心区”即“大沙河创新走廊”的规划。南山区计划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生态绿廊”“文化长廊”“创新走廊”的阶段性建设任务。

      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从大沙河源头福龙大道起,到滨海大道深圳湾入海口止,覆盖大沙河全流域,包括西丽、桃源街道全部、粤海街道、沙河街道等。

      目前,大沙河生态长廊代建单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根据一贯的思路,大沙河创新走廊的规划建设,就是要把上、中、下游3个创新高地无缝连接,形成一条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功能完备、创新能力卓越的创新走廊。

      路径:旧城改造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沿着大沙河行走,除了大学城片区,河流两岸的风景并不是如画一般的美,还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比如留仙洞与龙珠路之间的这一段,两边破旧工业厂房、旧村等城市形象,与南山中心区相比还有天壤之别。

      目前南山区已经启动了北部片区3年行动提升计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以西丽为中心的城市次中心的竞争力。而大沙河正是南山北部片区最重要的休闲人文景观。根据过往资料,大沙河创新走廊的目标是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自主创新先行区、产业升级样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际创新中心。

      大沙河创新走廊沿途有深圳市原特区内旧城、旧村、旧工业区最集中,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最复杂的区域。在此情境下,进行大沙河创新走廊产业升级就成为必然。通过拆除重建,大沙河段的高新区北区低矮破旧的厂房将“化茧成蝶”。用不了多久,在这片土地上,玻璃、塑胶制造、化工生产等低端传统产业将被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替代。

      根据笔者掌握的最新资料,预计9月份,南山将完成《高新区北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初稿;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启动完成一批具备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计划立项。北部片区城市更新将加快推进方大成侨城坊、酷派信息港等重点项目实施。最终,在大沙河创新走廊101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将全面建成6个城市发展片区。

      引擎:高校带动企业激发创新活力

      大沙河流域之所以能够规划建设创新走廊,主要是得益于深圳市将高新区、高等院校校区等创新资源放在了南山。迈向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南山区迫切地需要打破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体制机制壁垒,建机制、搭平台、促共赢,推动公共实验和检测平台开放共享,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

      “环西丽湖科教城”是南山区实施大学、高新区双扩容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山区提出,将充分发挥西丽片区科教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构建院所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创建国际科教创新城区。

      如今,国内外著名大学纷纷落户西丽湖畔,南山区正在积极推进北大、清华、哈工大、国科大、天大—佐治亚等5个新增名校深圳校区加快落地建设,加快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两个国家实验室落地,让国际级的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中心“走进来”。

      除了硬件之外,软环境的打造才是支撑人才和科研的关键。为了推进产城、学城、创城“三城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创造策源地、科技创新辐射地,南山区借助创新“创业之星”大赛等服务营造国际化的综合创新生态。国际化的科技服务包括交流会展、共建平台、课题合作等方式,建立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北美、芬兰、法国等地科技服务机构常态化的合作关系,促进开放合作,引领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有专家认为,大沙河创新走廊连接了前海金融中心,深圳湾总部中心和科技园深圳创新科技中心,再通过石岩、光明新区以及松山湖的腹地,成为了支撑深圳科技产业的轴线,未来会成为深圳最重要的发展轴。

      如今,乘坐地铁5号线,可从大沙河创新走廊速达深圳北站,直通前海湾,连接深圳机场;而地铁7号线,则直线接驳福田CBD和皇岗口岸,时刻把控城市中心脉搏;规划当中的地铁15号线是纵贯南山区的区域动脉,将串联大沙河创新走廊上的西丽、深圳湾、科技园。通过轨道交通,大沙河创新走廊的辐射作用更可有效覆盖周边区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