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梁维东:融入大湾区是东莞发展又一次重大机遇
  • 梁维东:融入大湾区是东莞发展又一次重大机遇

    时间:2017-07-07 22:56: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锦弟 杨洋

      6月20日,东莞市政府。东莞市长梁维东(右)接受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梅志清专访。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高端访谈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列入三个支撑之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实验的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东莞触觉敏锐,早在2016年底东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就把“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

      东莞快速进入状态,有节奏部署对接大湾区工作。3月13日出台《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特别提到东莞要以港口城市为重要牵引力,发展以海带陆、区域合作的经济模式,充分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建设中。

      4月6日,东莞召开的全市商务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推进会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是制造,而东莞是国际制造名城,将借此契机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市场化、环境国际化,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

      一系列清晰明确的动作,反映出东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和雄心。地处珠三角城市群核心位置的东莞,凭借改革开放积累的30余年制造业和对外开放经验,如今正在东莞智造、创造转型路上,可以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提升自我,与湾区的其余10个城市擦出怎样的火花,又将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怎样的惊喜?

      近日,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梅志清带队独家专访了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梁维东首次向外界全面剖析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他用“共振”来形容东莞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东莞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是按照“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指示精神,全面融入大湾区的部署,最终把东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先进制造业之都和生态宜居之城。

      思考

      应从全域角度理解大湾区的意义与价值

      南都: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梁市长是怎么理解和思考的?

      梁维东: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是全面提升中国发展水平的必然考虑。改革开放是从南方开始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从广东开始的,是从珠三角开始的。中国要继续往前走,还是需要一个领头羊,还是需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进一步改革,应该是向着构建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这个方向迈进;进一步开放,则是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去迈进。原来我们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现在开放的合作,则更多是人才、技术、区域合作、文化融合等更高层面的合作。我们要走向更高水平,从发展的趋势、从国家战略到区域发展提升的角度看,大湾区这个战略实际上是呼之欲出的。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无论是东京湾、还是纽约湾、还是旧金山湾区,这些大湾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我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我们也应该在湾区方面寻求未来发展的动力和空间。

      南都:这可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根本考虑,大湾区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梁维东:是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与价值,我认为要从全域的角度去理解。不仅仅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更要从经济社会全方位的角度,去彰显大湾区的优势和地位。在改革方面,从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构建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两个维度来看,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借鉴的经验。这些领域的改革,大湾区是有先行优势的,有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做法的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考虑如何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具有体量优势的产业集群,大湾区则是以往区域一体化的升级版和拓展版。

      虽然大湾区的战略现在才提出,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其雏形已经是形成和叠加的。你看东莞、深圳与香港的关系,那就是香港当时制造业的溢出,从三来一补到后来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溢出,把我们带上了国际化,这就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如今明确提出了大湾区的战略之后,我认为,大湾区的发展应该围绕着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从以往的经济先行、产业先行,扩展到更广范围、更广角度的推动和探讨。

      战略

      东莞迎来更高起点上

      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机遇

      南都:东莞的触觉非常敏锐。早在去年底,东莞就已经把“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进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了,当时是怎么做出这一战略决策的?

      梁维东:30多年来,东莞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对外依存度最高时约为380%,现在约160%。可以说,东莞整体发展过程是与大湾区雏形形成的进程同步的,东莞过去靠对外开放,将来更是靠对外开放,但是将会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东莞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一直以来,东莞非常注重参与区域分工合作,融入区域发展一体化。可以说,东莞能够取得今天的城市地位,与长期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离不开的。

      去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区的制造业城市,东莞迎来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城市群已经进入了区域分工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期。东莞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集群优势,正日益成为高端产业加速和产能扩张的重要目的地。

      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八大专题调研,并根据调研成果,制定了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点督办项目和30项重点推进工作,里面涉及众多深化区域合作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进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

      定位

      国际先进制造业之都: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

      南都:纽约湾区等世界级的大湾区中,各城市都有不同的分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东莞的城市定位是什么?

      梁维东:在大湾区“9 2”城市定位当中,各个城市特色不同,东莞定位为“国际先进制造业之都,宜居生态之城”,去参与大湾区的整体竞争。

      南都:国际先进制造业之都,这一角色定位是出于什么考量?

      梁维东: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可以说,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

      东莞是国际制造名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重镇。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形成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市集聚了89万市场主体,8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68家,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五大支柱产业,以及家具制造业、化工制品制造业、包装印刷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四大特色产业。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较快,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华为、O 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稳居全国前三。

      因此,对标国家要求和世界一流湾区功能,我们结合东莞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先进制造业之都的角色定位。

      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制造业这个最大的优势不动摇,切实加强与珠三角9个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承接广、深、港的创新资源,推动与中心城市构建产业梯度互补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制造迈向中高端,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