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闻鼓论津」王多:域外看天津,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当“店小二”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 「闻鼓论津」王多:域外看天津,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当“店小二”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时间:2019-09-11 18:39:46  来源:津云  作者:陈汝宁

    9月1日,天津市首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法规——《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将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资深媒体人王多谈了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思考。

    「闻鼓论津」王多:域外看天津,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当“店小二”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以法律的“硬手段”来抓营商这一“软环境”,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矛盾,《条例》充分说明了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营商环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词,视角不同,观感也不同。政府眼里的营商环境,比较宏观,企业家视角下,就倾向更微观的角度,专家学者们会看得更复杂。近几年来,营商环境的打造,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成为媒体热词,但究竟如何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众口多词,莫衷一是。

    上半年,我在上海参加了一个关于营商环境的新闻发布会和专家研讨会,关于营商环境的问题,2018年世行发布了一个营商环境报告,其中显示2017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在世界第78位,这个报告在中国的选择样本是北京和上海。

    这种选择,可以引起两个反向思考。北京和上海整体而言,营商环境在中国已是数一数二,在全世界依然如此,这本身说明我们的营商环境,至少在世行标准来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思考,中国指标是以北京上海为依据,那么可以想象,如果指标范围扩大,把更多的中国城市计入的话,整体的营商环境将是怎样?

    后一种思路暂且不说,但前一个思路,相信对上海的触动还是比较大的。2018年,上海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上海的学者们也认真研究了世行报告,智库专家们也有针对性地向政府决策部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最新的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上升到第46位,在一些分项指标中,提高幅度甚至更大。可以说中国的营商环境指标得到极大的跃升。

    工作是做了不少,但专家们却想得更多,我参加的那个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就是一家专业且很有影响力智库做的一项关于营商环境的最新课题成果,这家智库也做了一套关于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和世行的评价标准有一些不同。它的评价体系有一个创新亮点,就是把营商环境的评价分成了三个阶段,即事前事中和事后,和世行单纯用可获得电力、开办企业、施工许可证等几个硬技术参照指标不同,这套评价体系对营商环境的考察更细致,同时我个人认为,对政府分类指导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了依据,并更具可操作性。

    在这个会上,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观点,我认为对天津的朋友们应该有一些启发。

    第一,国家、城市的维度不同,对营商环境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样,不能拿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对天津而言,要根据自己明确的城市定位来有效进行规划优化。

    第二,上海的专家们在充分研究世行标准之后认为,打造城市的营商环境,需要关注补短板,但更要重视拉长板。短板,坦率说,税收、电力、施工许可等,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一叶障目,找不到方向,在补短板的同时,忘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忘了怎么把优势做得更优。

    第三,我们打造营商环境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吸引投资,增强城市竞争力。对营商环境最敏感的是哪个主体,应该是商家和企业。因此,应该多问问商家和企业的判断,多尊重商人和企业家的感受,为他们做好服务,才是关键。因此,上海提出的政府要做“店小二”的说法,是饱含深意的。

    而如今,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接连推出了《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若干措施》和《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如同一体两翼,这势必为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编/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智库专家学者王多

    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