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高中生推“共享校园”解决锻炼难题 逐步面向社会开放
  • 高中生推“共享校园”解决锻炼难题 逐步面向社会开放

    时间:2017-09-04 14:55:00  来源:千龙网  作者:

    家门口就守着学校,周末想去里面的操场打场球却进不去——未来,这样的局面有望改变。来自北京中学高一年级的吴雨锋带领组员发起的“共享校园”项目团队,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MOMENTUM社会创新大赛上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最佳社会创新奖。他们瞄准了“闲置操场”这一社会痛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源自吴雨锋的“切肤之痛”:雨锋家楼下就是一所中学,每到周末他就惦记着能跟爸爸去那里踢球,但总会被学校的值班人员拦下。自家楼底下的学校进不去也就罢了,周末想运动的时候连自己的学校也进不去。最后,父子俩只好去租昂贵的场地。“其实很多小区里就有中学和小学,但大多数时候,孩子们还是只能在非常简陋的小广场里踢球。”雨锋跟自己的好朋友、来自同一年级的杨嘉怡、具慧瑾和金咏莎一嘀咕,大家都深有同感——假期里闲置的操场不能面向社会开放,实在是有点儿资源浪费。去年寒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短期留学之后,这种感受就更强烈了。“寒假去了美国,发现那边的学生周末都在运动,”在杨嘉怡看来,尽管美国学生运动类别很多,但都能方便地获取完善的运动设施。

    通过调查,他们了解到,阻碍校园操场向社会开放的一大障碍就是安全问题。为此,他们决定将开放的步子放缓,先从面向学生开放做起。他们搭建了一个网上平台,所有周末有运动需求的学生,需要在该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并签署纸质版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如学生在开放学校活动时发生人身或财产的伤害事故,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承担责任”,其面向的成员为所有加入共享校园联盟学校的在校生,以及北京中学所在社区中年龄段与该学校学生年龄段吻合的人群。注册后,学生可在平台上选择场地、时间进行活动预约;由于不同的学校可以提供的场地不同,所以每所学校都会有一个个性化的“开放区域平面图”。进入校园时,活动参与人员需要出示学籍卡,配合工作人员检查身份和预约活动信息,通过检查并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后,方可进入校园活动;活动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也需要再次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出。

    今年5月,北京中学成为第一批联盟学校。目前,组员们正积极地邀请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平台当中,与朝师附小太阳宫校区、白家庄小学一分校等校的合作正在洽谈中;近期他们将邀请20所左右的学校成为联盟的“预备校”。未来,他们希望这个项目能由点及面、由少到多,从面向学生开放逐步扩大到面向家长乃至向整个社会开放。

    虽然目前联盟校刚刚起步,但队员们对未来有着远大的梦想。按照筹划,他们将在明年征集赞助商,举办“共享校园杯”赛事,达到向更多学校宣传的效果;后年的目标是开放八所,也就是达到全国中学数量的一万分之一,之后逐年向千分之一、百分之一靠拢。“按照这样的进度,我们联盟中的学校将在五年后达到8000所,如果假设平均每个节假日40人次来学校运动,一年115天假,把这些数字相乘,那这一年就将有36800000人次来到学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