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空气质量预报更科学更精细
  • 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空气质量预报更科学更精细

    时间:2018-01-27 08:19:00  来源:千龙网  作者:

    空气质量预报更科学更精细

    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专业“看天”发数据 有法可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有成效

    他们的工作是“看”天,把空气质量的实时变化及时传递给市民。当然,这样的“看”并不简单,这需要专业、严谨的数据分析。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工程师正是这群“看”天的人,作为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程师,他们监测到的PM2.5浓度数据在逐年下降,作为普通市民,他们也和所有人一样欣喜地感受到空气变得越来越好了。

    感言

    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16年,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够服务市民,看到有更多的人理解并参与环保,这份工作令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市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工程师董欣

    人物故事

    官微粉丝从几千到上百万

    现在市民对PM2.5已经不再陌生,很多人早上出门前都有查看PM2.5实时浓度数据的习惯,而董欣和同事们就是这些数据的发布者。每天早上8点以前,董欣就来到办公室,上班第一件事是打开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审核污染物浓度数据,然后开始一项跟每一位市民都息息相关的工作——在“北京环境监测”官方微博上发布实时浓度数据。董欣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监测中心的值班工程师都是微博发布者,“以前我们的微博粉丝只有几千人,说明那时候大家对环保还不太关注,可是现在我们的粉丝量达到158万,粉丝多了,关注的人多了”。

    微博是个大平台,PM2.5又是备受瞩目的数据,董欣坦言,以前在微博下面的评论者有不少否定、批评的声音,而现在批评、不理解的声音少了,鼓励、赞同、点赞的声音多了,董欣说,虽然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工作多年,但从未觉得枯燥,“这是一份令人有荣誉感、责任感的工作”。

    会商大厅研判走势激烈争论

    每天下午四点半左右,监测中心发布未来四天全市五个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如果预测到可能发生重污染过程,预报周期将延长到整个污染过程结束。而在几年前,只是发布未来一到两天的全市平均空气质量预报。从一两天到四五天,从平均到分区预报,这背后是空气质量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步,也是工程师们预报专业技能的提升。

    每天下午三点,在市环保监测中心空气质量会商大厅,大气室的工程师们围拢在一起,他们要一起讨论研判出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走势。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工程师们往往要“引经据典”,当然,工程师们引用的“经”、“典”并非书本文章,而是经过各类模型分析、归纳出的预报依据,不过很多时候大伙儿的结论并不总会一致。

    “不一致怎么办?大家就据理力争,有时候会争得面红耳赤。”董欣说,尤其遇到重污染情况下,工程师们的争论就更激烈了,“因为这关系到发什么级别的预警,关系到企业是否停限产,关系到市民的车辆是否限行,我们的预报必须准确、到位。空气质量好的时候,会商半小时,遇到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有时得会商两个小时,然后由主班工程师‘拍板’定论。”

    董欣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当把预报结果发布出去的时候心里还真有些压力,但是当看到自己的预报结果准确,并且能够为改善空气质量带来实际帮助时才会松口气。在市环保监测中心工作十多年,董欣感受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在欣喜的同时,她也坦言:“天蓝了,但我感到压力更大了。我们的监测水平在进步,如果说以前大多数依靠工程师的经验来判断未来的空气质量,而现在则是依据模型分析、数据分析,预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微信群彻夜活跃排除问题

    为了实时关注空气质量变化原因,董欣和同事们建立了微信群,这群里不仅有大气室的工程师,还有监测中心其他科室的同事。这个群特别热闹,到了晚上十点多还有人在发微信,内容可不是日常聊天,而是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数据、组分监测、激光雷达和遥感监测图等。董欣说,这个群有个重要作用是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同事们一旦发现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异常数据,便会把信息上传到微信群,工程师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有时候都晚上十一二点了,有同事在群里通报发现异常数据,我们也有会迅速赶到现场查看监测仪器的情况,第一时间排除问题,确保空气质量数据准确”。

    董欣说:“虽然去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阶段性目标,但我作为一名空气质量监测工程师并没有因此感觉到今后的工作会变得轻松,相反责任将更加重大,这是一份令人有使命感和成就感的工作。”

    回顾展望

    能源清洁化成效显著

    北京市坚持发展清洁能源,从2013年到2017年,相继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基本淘汰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城六区、南部平原地区和顺义区基本“无煤化”。截至2017年,全市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北京市还重点调整机动车结构,使其逐步清洁化。截至2017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1%。在全国先后率先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实现并轨。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规模累计达到20万辆。

    从2013年到2017年,全市完成1.1万家上账“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在全国率先实施3.4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火电、水泥、石化等行业51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利用热点网格全时执法

    2014年3月1日起,本市实施《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利用热点网格和高密度监测网络,实施精准执法、全时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三年来,固定源立案处罚1.62万起,处罚金额5.9亿元;其中,查处大气类环境违法行为8519起,处罚金额2.1亿元。

    2017年,北京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固定源立案处罚起数和处罚金额同比分别增加近八成和约三成。在移动源方面,聚焦进京路口、客货运场站等重型柴油车集中停放地,开展大货车专项执法检查,推行“公安处罚、环保取证”的新模式。三年来,本市共查处超标车9.98万辆次,处罚金额3178万元。2017年,查处超标排放重型柴油车起数是2016年的5倍多。

    建成“天空地”质量监测网

    全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由原来的35个升级扩展到67个地面站和覆盖街乡镇的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涵盖城市、农村、山区、工业企业集中区和交通干道等各种类型。结合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垂直监测,丰富监测手段,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分析评价能力。2017年,用于趋势监测和环境管理的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建成后,更有效地为城市大气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目标

    将低排放区扩展到全市域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18年以加强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管理为目标,以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为基础,制定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深入开展环保督察,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把高排放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将低排放区由六环路内扩展到全市域,从严查处尾气超标排放车辆,严格落实高排放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限行规定。有效管控落地扬尘、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减少扬尘污染。实施环保技改工程和污染源达标排放行动计划,全面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重点企业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有序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认真落实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