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河北邯郸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 实现年产值2亿元
  • 河北邯郸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 实现年产值2亿元

    时间:2013-05-30 00:00:00  来源:  作者:

    五月的河北省邯郸县,处处生机勃发。行走在该县河沙镇富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园区内,一个个蔬菜大棚排列整齐,一串串、一簇簇蔬菜瓜果娇鲜欲滴。绿油油的西兰花、紫盈盈的紫甘蓝、红艳艳的小番茄……这就是该县农开办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如今资产已达240万元,带动周边20余村300余农户,年销售无公害蔬菜8000余吨,户均增收1000余元。

      近年来,该县农开办把扶强培壮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作为农民增收的“发动器”,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为龙头企业提供“助推式”、“牵引式”服务,打开农民“致富天窗”。目前,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7个,涉及虹桥饲料、富民奶牛、民强奶牛、富成蔬菜等2家龙头企业和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总投入4500万元,带动全县发展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30余家,年实现产值2亿元。

      资金帮扶:为农业项目“输血供血”

      “要不是邯郸县农开办为我们及时争取到项目资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的奶牛养殖规模也发展不到这么大!”事情过去一年了,但作为该县帮扶项目的富民奶牛养殖合作社社长张振海仍激动不已。

      原来,该合作社将周边农户散养的奶牛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已“入社”奶牛300多头。规模大了,原来的牛舍需要扩建,设备需要更新升级,但苦于资金不足。县农开办得知此事后,跑省进市争取到70多万元贷款,帮他们建起牛舍及配套设施2732平米;第二年又争取到98万元,帮他们购置了42套新设备,建起了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规模扩大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他们先后与蒙牛、光明等乳业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如今年销鲜奶5946吨,实现收入2579万元,可分配盈余86万元,社员平均年收入都在7万元以上。

      该县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的思路,精心筛选那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主动帮扶,列入优先开发、重点开发范围,积极帮助企业申跑贷款,排忧解难,为企业送去“及时雨”。去年以来共为富民奶牛合作社养殖场区扩建、邯郸市宏桥饲料有限公司粮食收购等争取到项目资金380万元。

      宏桥饲料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他们向县农开办申请帮扶。县农开办依据政策,积极帮企业争取1000万元的项目流动资金贴息项目,帮企业度过了难关。如今该公司周边3个乡镇20个村2000余农户受益,带动农民增收100万元。

      拨付资金不仅为项目“输血”,该县更注重项目“供血”,让帮扶资金转化成真正的“效益”。为管好用好开发资金,县农开办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设一部分,监督检查一部分,合格后再投入下一部分建设资金,农开办及时验收,确保目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

      技术支撑:帮龙头企业“强身健体”

      谷雨刚过,在富成蔬菜合作社的泡泡甘蓝大棚内,县里请来的蔬菜专家贾兵国正在手把手地指导农民进行高效种植,他边示范边讲解:“泡泡甘蓝的大棚温度要控制在25度以内,否则会影响它的包心。另外,水肥一定要齐供,为了预防病虫害,要适度喷洒些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

      “我们农开办不仅仅在资金上对项目进行扶持,而且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这次专家教授还带来了朝天椒、早熟春甘蓝等优良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县农开办副主任杨永松一边跟着专家走进蔬菜大棚,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开发来说,技术支撑尤为重要。该县积极引进和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县农开办争当“红娘”,主动帮项目单位和科研院所“牵线搭桥”,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让科技成果在农业帮扶项目上率先转化应用。同时,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授课指导,让农民在农业帮扶项目中边学习边实践,把农业开发的过程转变为向农民传播先进科技的过程,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让农业科技成果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所运用。

      今年以来,先后有河北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技术专家带着新种子、新技术前来“传经送宝”,共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项,开展现场培训指导6次,发展科技项目2个,农业科技项目已遍布邯郸县各个乡镇。

      市场引领:助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几年前,民强奶牛养殖合作社仅有奶牛150余头,奶牛产奶量低,销路不畅。去年9月份,县农开办帮助他们申请引进了养殖扩建项目补助资金70万元,企业又自筹129万元,扩建牛舍575平米,引进了高产奶牛80头,目前年新增鲜奶产量36.4万公斤,长期为三元乳业等大型企业提供优质鲜奶。

      这些年,邯郸县农开办注重市场引领,帮助农民合作社申请立项,在项目设计、审批、上报、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培育扶持了一大批区域特色明显、产品附加值高、带动效果明显的合作组织,并对其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品牌创建等给予指导帮助,聚千家为家,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化风险于无形。目前“富民奶牛”荣获农业部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示范社,河北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成蔬菜拥有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绿茜宝”品牌,通过了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公顷,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7个,通过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认定的富硒产品5个。

      “有了‘绿茜宝’这个注册品牌,我们这些无公害蔬菜不仅价格高了,而且销量更大了,供不应求啊,这都得感谢农开办扶持我们这个典型啊!现在周围百余村的农民都来我们这儿学习、取经,这也间接扩大了我们品牌的知名度啊!”在无公害蔬菜彩椒的大棚前,富成蔬菜合作社社长张成林高兴地合不拢嘴。

      从“沿街叫卖”到“品牌化销售”,加入富民奶牛合作社的肥乡县籍农户程宝园感受颇深。“以前卖散奶,许多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现在合作社实行统一免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我们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了,卖奶的价格也提高了,我在社里有25头奶牛,一年能挣个8万多。”

      “合作社不只是成立起来就行了,而要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打出自己的品牌产品,这样他们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杨永松说。目前,该县已培育出20家县级专业合作示范社,11家市级专业合作示范社,带动社员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