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还在继续下行时,少数省份GDP增速已经出现上升,这些省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外部市场未见明显好转,内部市场还在探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省份的“逆势”回升,更多是依赖投资的拉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兴产业的布局,而这背后隐藏着经济泡沫、政府债务风险等,未来是否能持续存有很大疑问。
东部回暖
根据各省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市,只有6个省市的经济出现上升走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如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都位列其中。4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东部沿海省份的回升态势得到了保持。
广东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12.88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较2012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浙江省一季度生产总值为7261.5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也高于去年全年和今年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
北京市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1.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上海市一季度生产总值为4937.5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也高于去年全年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表示,2008年后,中西部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运作,建立在高投资的基础上。但土地财政不能长久,当政府钱不够用,银行进一步规范贷款时,中西部的高速增长就难以续写。相反,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富裕,消费能力较强,依托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使得东部省份经济更容易反弹回升。
东部省份虽在产业结构上有差异,但回暖的经济,使得企业经营情况普遍出现好转,也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回升。
如浙江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回升51.2和5.9个百分点。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工业企业出现恢复性增长,跟经济周期有关,浙江在上个经济周期中,房地产行业受到很大打压,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影响很明显。经济筑底后,开始新的周期,自然带动相应企业经营效益的回升。
相比全国1-4月份财政收入6.7%的增速,这些省份的财政收入形势也异常抢眼。如1-4月份,广东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93.06亿元,同比增长16.6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30.11亿元,同比增长20.43%。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拉动作用明显。
投资拉动
仔细分析各省数据,可发现其对外贸易方面,并未出现明显好转。
如浙江3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3.2%,相比前两个月26.8%的增速而言,回落40个百分点。一季度,船舶、高新技术产品和光伏产品出口分别下降5.9%、10.2%和45.5%。
国内消费方面,虽然有国家对公款吃喝限制政策,还有H7N9流感影响,但基本保持稳定,因为房地产相关消费产品的火爆,消除了前述负面效应。
如上海一季度数据显示,占当地GDP比重达60%的第三产业,其增加值为296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仅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同比下降0.7%,其中房地产业增速最快,为17.3%。
除了进出口和国内消费市场,唯一能解释东部省份“逆势”回升的,就仅剩下投资。东部各省投资增速均出现明显回升,房地产投资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省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5027.4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同比加快4.3个百分点。工业、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均保持较高的增速,分别增长21.4%、22.2%、26.4%和18.3%。
上海1-4月份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8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资均为负增长,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96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房地产业投资金额达790亿元,同比增长25.1%,占三产投资比重为72%。
广东1-4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5.72亿元,增长19.3%,增幅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63.77亿元,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62亿元,增长20.2%,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表示,广东经济回升,主要在于近几年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现在略有些成效,这部分效果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除了这部分产业布局外,还有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再者广东也加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成建三进一步指出,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难以持续;受制于政府债务包袱,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也难以持续;而新兴产业布局,沿海省份之间存在竞争,也面临来自国际上“再工业化”的其他发达国家的竞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