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武汉将创造“大学+”新模式
  • 武汉将创造“大学+”新模式

    时间:2017-08-28 19:15:3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唯有青年,城市才有活力;唯有人才,城市才有竞争力。

    昨日,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迎来武汉大学专场,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现场表示,武汉将创新“大学+”模式,着力打造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努力探索“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这是继新民营经济新“四军”后,武汉聚焦的四类新人群。陈一新表示,武汉将通过此举,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力争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列。

    菁英经济:

    给户口、降房价、涨工资

    如何打造菁英经济?陈一新给出路径:打造成“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

    他说,武汉要建设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让大学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

    具体而言,将解决三大问题。

    其一,是落户问题。年初,武汉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全国率先实现“零门槛”落户:只要毕业证,即可登记落户。

    其二,是住房问题。今年,武汉将提供首批大学生公寓3600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同时,鼓励企业探索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人才住房,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保持房价在中部城市相对低价。

    其三,是收入问题。陈一新表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最低年薪,是下步研究的重点。武汉将制定合理的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制,民企特别是骨干企业要带头,国企特别是市属企业要发挥表率,都要给大学生加工资。

    校友经济:

    校友回归 下半年有望引资达万亿

    武汉是“大学之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先后走出300多万大学毕业生,其中,不少为行业领军人物。

    陈一新说,校友对母校的感情,母校对武汉的感情,形成了“武汉+母校+校友”的同心圆,这些校友资源是武汉发展的“金矿”,是打造校友经济的基础。

    为此,武汉决定打造校友经济。今年以来,华科大、武大已先后举办“资智回汉”专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仅用80天时间,就号召数百校友回汉,签约金额达989亿元。

    据悉,今年下半年,武汉还将有6所大学继续举办“资智回汉”专场,其他大学也正在积极筹备。

    受此拉动,今年1至7月,武汉已签约总投资1.02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30亿元。下半年,武汉将确保到位资金7000亿元,力争8000亿到1万亿元。

    院士经济:

    把院士“才”富变成武汉财富

    打造院士经济,武汉谋划在先,已有举措。

    本月,武汉在全国率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局”,首批12名院士组团坐镇,院士经济开启新篇章。

    打造院士经济,武汉市表示,将把对接服务“两院”院士作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发展”的特别抓手,让院士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顾问团”,让地方党委政府成为院士的“服务团”,把院士“才”富变成武汉财富,把院士科技成果变成武汉发展成果。

    陈一新认为,掌握了院士的这些科技成果,武汉就可以吸引更多科技基金配对,更多民企对接,助力武汉开展下一轮招商引资。专家院士的项目与民营企业的资金,会产生新的生产力。

    他表示,武汉将力争在2至3年内,汇集创投基金5000亿元以上,实现80%的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同时,探索打造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首选城市。

    海归经济:

    完善更多举措吸引海归回国

    谋划发展海归经济,武汉提出,完善“城市合伙人”工作机制,建立全球人才数据库,引进顶尖人才。

    目前,武汉已着手在硅谷、特拉维夫、伦敦等设立海外孵化器及招才工作站,构建面向全球的招人聚才网络体系,引进培养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

    据悉,在生物医药领域,仅哈佛大学就有200多位武汉校友。眼下,武汉正在想尽办法,力争把他们都引回来。

    下一步,武汉将完善一系列举措,引进顶尖人才,发现创新对接渠道,精准对接海归人士。(记者 谢慧敏 胡弦 杨然)

    (责任编辑:刘晓丽)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