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从“特”到“优”看容县
  • 从“特”到“优”看容县

    时间:2017-08-09 21:49:1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沙田柚、生猪、肉鸡占全县农业总产值50%以上

    从“特”到“优”看容县

    从“特”到“优”看容县

    容县养殖企业应用微生物技术后有效提高了鸡场产蛋率。这是该县龙头企业的现代化种鸡舍。

    从“特”到“优”看容县

    套袋、太阳能诱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沙田柚的产量和质量。这是容县沙田柚产业(核心)示范区一角。该示范区已被列为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邱宜钢 通讯员李美超封晓天文/图

    ■核心提示

    容县的特产只有沙田柚?错了,还有生猪和肉鸡。目前这三大产业已占据全县农业总产值50%以上。将特色产品变为优势农业,容县是怎样做到的?

    A

    形成规模才有优势

    容县沙田柚名声大,是广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这一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2009年9万亩,2016年18万多亩,年均增长1万亩以上,增速惊人。

    “政府引导是重要因素。”容县水果局副局长黄和强说,从2010年起全县推进沙田柚扩量提质工程,连片新种柚园5亩以上,每亩补助500元。5年来财政已补助800万元以上。

    没有好价格,就没有积极性。为此,政府引导果农成立合作社、协会,培育龙头企业,搭建销售平台,提升品牌竞争力。目前,全县沙田柚有6成是订单销售,而电商、农业观光旅游购物等模式又异军突起,大有超越订单式模式之势。

    “价格年年看涨,去年批发价每公斤10-12元,是福建、广东的两三倍。”容县沙田柚协会理事曾昆说,市场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十三五’末沙田柚面积达25万亩完全不成问题。”黄和强说。

    “百万雄鸡下广东,百万猪仔过海南。”这是容县上世纪90年代初就享有的盛名。近年,容县通过“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把单户养殖的农户发展为规模养殖户,把规模养殖户培育为养殖企业,把养殖企业培植为龙头企业,层层提挡升级。目前,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达71.3%,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场达364个,占全县生猪出栏总量65.19%;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48个,占全县肉鸡出栏总量78.67%。

    规模化种养,使容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如日中天。2016年,全县沙田柚总产15万吨,收入12亿元,位居广西首位;生猪出栏154万头,出栏家禽3106万只(其中肉鸡2890万只),两项总产值达21.67亿元,在广西养殖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下一页第[1][2][3]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