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庆祝建军90周年】黄岳飞:把排雷精神用到工作中
  • 【庆祝建军90周年】黄岳飞:把排雷精神用到工作中

    时间:2017-07-29 20:44:34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黄岳飞:把排雷精神用到工作中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王春楠 通讯员王亚东

    从1982年至2010年,黄岳飞在部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与隐秘、诡诈、危险的地雷相伴。1993年和1997年,中越边境的两次大扫雷,他均担任排雷队长。转业到桂林后,他依然本着“胆大心细能吃苦”的排雷精神,工作敢于担当,始终冲锋在前。

    从广西的北仑河口至靖西各大山,连绵1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曾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范围最大的地雷场,最多时散布着400多片雷区、百万颗地雷。1993年和1997年,为了给边疆人民通贸兴边、发展经济创造和平环境,中越边境先后两次吹响排雷清障、开辟通道的号角。

    作为排雷专家,黄岳飞每一次都主动请缨担任排雷队长。他在请战书上写道:“壮士何慷慨,志欲为边疆。临难不顾身,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雷场。”

    如果说,排雷工作是与死神抗争,那么,“拥抱”死神必先拥抱知识。早在1984年在长沙工程兵学院就读期间,黄岳飞就整理摘抄了几十万字资料。排雷队里的58种中外地雷模型,他都能说出产地、结构、发火原理和埋排要领,并熟练掌握10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

    “排雷兵除了要有勇气、有体力,还要有技术、有经验。”黄岳飞深深知道,谁第一个上去,就意味着把死亡留给自己。每一次排雷行动,只要他在现场,他都命令战士:发现的地雷必须由他上前拆解。

    两次大排雷,黄岳飞带领着排雷队战友创造了排雷逾10万颗,人员无一伤亡的奇迹。他本人也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并被原广州军区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

    剪下的地雷绊线被编织成和平花环,千里边境线由“死亡禁区”变成了黄金通道。扫雷行动恢复和新增耕地16.3万亩、山林20万亩、牧场12万亩,完成永久性封围59.16平方公里。

    2010年,黄岳飞转业至桂林国家高新区,担任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征地、拆迁、城建、招商等工作。“再安全的防护装具,也抵不过具备精湛的排雷技术,拥有再过硬的技术,也需要勇往直前的气概!”黄岳飞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2014年初,桂林市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塔山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2016年1月1日,黄岳飞担任改造项目指挥部负责人。塔山片区位于漓江和小东江两江环抱的黄金地带,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泛滥,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并非易事。

    黄岳飞再次肩负使命,发扬“胆大心细能吃苦”的排雷精神,和工作人员进家入户,为村民列出了3份“幸福账单”。用改造前后的居住环境等真切的变化对比,来说服村民。

    他们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今年4月,塔山片区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2000余亩土地全部征收完毕,将通过整体规划,打造成为漓江沿岸集居住、商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街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