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专家提醒老年人易陷用药误区 这些用药原则要把握
  • 专家提醒老年人易陷用药误区 这些用药原则要把握

    时间:2019-11-02 17:46:01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作者:

      老年人“爱吃药”,这样的习惯合理吗?如何用药才能更健康?11月1日,2019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广西科普宣传活动暨《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宣贯会在广西科技馆举行。活动中,专家为公众指出日常用药误区,并特别为老年人用药指点迷津。

      误区1:跟风用药

      在当天的活动上,自治区药监局药品流通处副处长姚琳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名老年人患了高血压。因治病心切,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四处问药,把其他人用过的17种药都用在了自己身上,导致身体产生不良反应,胃出血后胃内容物溢出,腹腔真菌感染后去世。

      姚琳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众使用药物出现了一些误区,如为了回避疫苗风险选择不接种疫苗、盲目使用偏方等;还有一种误区,便是抱着“别人能用我就用”的想法,跟风用药。实际上,人体存在基础水平、体质和病情等差异,道听途说、跟风用药,可能延误治疗,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2:不合理用药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不时要与药物打交道。如果使用不当,药物就会变成“危险的朋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文宏教授表示,无论用药过多还是用药不足,都是不合理用药的表现,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的死亡病例中,有1/3是药物不良反应造成。而目前的老年人中,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很常见。老年人ADR的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高3倍。

      文宏说,用药不合理表现之一便是用药过多。如一名患者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医生开出左卡尼汀的处方,产生不良反应――癫痫。为了治疗癫痫,患者又要使用鲁米那、安定等药物,这又带来了剥脱性皮炎,需要医生再开出抗生素类药物……用药越来越多,形成了“处方瀑布”。文宏认为,有些情况下,不开药才是较好的疗法。

      用药不合理的另一种情况是用药不足,有适应症而未用药。以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为例,目前国内老年高血压患者知晓率75.9%,这部分人群的接受治疗率仅为60.8%。而接受治疗人群中,真正按医嘱服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仅为33.2%。文宏表示,老年人用药不足,会丧失改善病情的良机,让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升高。

      建议:老年人用药有六大原则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合理用药?

      文宏表示,老年人用药的首要原则即受益原则。也就是说,老年人用药必须权衡利弊,确保用药对老年人有益。

      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脑梗塞,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抗凝治疗。若是60岁以下的成年人且没有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脑中风病史等),如不做抗凝治疗,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0.6%;若给予抗凝治疗,则每年发生脑出血风险为1.3%,权衡其受益/风险<1,则可不做抗凝治疗。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病史,同样权衡其受益/风险>1,就应该及早抗凝治疗。

      但“凡药三分毒”,数据显示,老年患者使用的药品越多,出现ADR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因此,老年人应遵循“五种药物原则”,尽量控制药物的使用。

      如老年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情况下,在后两种病症无明显症状时,无需使用药物治疗。对于前两种疾病,老年人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降低药物的使用种类。

      同时,老年人还应遵循小剂量原则,酌情减量使用药物。简单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一般使用药物的剂量约为正常成人标准剂量的1/3;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约为其1/4;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剂量约为标准剂量的1/5。

      此外,老年人用药还应遵循择时原则、暂停原则和及时停药原则。

      文宏解释说,根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同一名患者,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因给药时间不同,疗效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疾病昼夜节律的变化使用药物。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等疾病容易夜间发病,因此,夜间服药,有利于控制病情。

      一旦确认老年患者对某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就应及时停掉相关药物。若病情不允许停用,则应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其他药物替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