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的新方向
  • 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的新方向

    时间:2018-03-16 15:45:56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黄信

    开栏的话

    生态环保合作是中国-东盟重要合作领域。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原产地证书签证量持续上升,大大提高了双方贸易质量。中国于2012年9月率先创立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并逐步推进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相关合作。生态原产地保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今天起,本专版开设“推进与东盟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栏目,探讨广西与东盟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问题。

    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提高外贸产品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入产品的生态因素,如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等。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签证量持续上升,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原产地域产品或地理标志产品,其形成立足于本地资源,具有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因此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应对危机或其他经济波动的安全性。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于2012年9月率先创立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之前国际上只有“生态标签”概念。生态原产地产品首先是生态产品,就是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产品。可以说,生态原产地保护更加适合当今国际竞争的需要,因为它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性、全球性、开放性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它更具竞争力。

    推进中国-东盟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推进原产地保护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尚未深入开展,因而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广西是中国对接东盟的前沿,生态原产地保护对于提高广西产品在中国-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2013年至今,广西先后建成了两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截至2017年底,广西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已达35个。2017年以来,广西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快速增长,签证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广西传统优势产品签证增长较快。2017年,广西输往东盟水产品、植物产品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分别增长43.67%和28.13%,获关税减免的企业有效地缓解了产品出口的困境。所有这些,为推进广西与东盟的生态原产地合作奠定了基础。

    推进与东盟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要在遵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协议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寻找合作方式,如共建生态原产地示范区,大农业及相关科技创新合作、可再生能源合作、基于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前提下的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等。

    推进与东盟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应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涵。创新驱动是广西“十三五”的重要任务。从面向东盟的视角看,创新驱动实施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这与生态原产地产品产业的培育和保护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应把生态原产地产品产业保护合作,作为广西参与东盟区域合作的优先领域,利用东盟多数国家自然条件与广西相近的特点,不失时机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产业保护合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