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十九大代表风采]记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委会主任何玲:京族村民的“及时雨”
  • [十九大代表风采]记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委会主任何玲:京族村民的“及时雨”

    时间:2017-10-07 16:10:32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京族村民的“及时雨”

    ――记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委会主任何玲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黄兴忠

    有困难找何姐、缺资金找何姐……被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村民视作“及时雨”的何姐,是巫头村委会主任何玲。说起她,村里没有不夸的。

    巫头村是2150多人口的京族小渔村,以前靠捕捞、在盐咸地种水稻为生,农民收入低。早在1998年,何玲去广东湛江考察时,发现当地人靠养虾致富。回来后,她自学养虾技术,试着将自家10亩责任田改成池塘养对虾,当年盈利10多万元,成了该村最先富起来的人。2005年7月,何玲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兼村妇女主任。上任伊始,她决定从带邻居到带全村一起养虾致富。当时群众缺资金、没技术,对养虾持怀疑态度。她没有气馁,挨家挨户宣传养虾的好处。她帮扶贫困户韩吉燕,垫资3万元作启动资金,并经常传授养虾技术,当年韩吉燕纯赚4万多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纷纷跟着养虾。何玲根据群众需要,办起了技术培训班,并帮困难户申请贴息贷款,为村民提供各种便利。在她帮助和带领下,全村对虾养殖户发展到190多户,养殖面积达3820亩,对虾养殖业成了巫头村的支柱产业,2012年该村获防城港市表彰为优秀“一村一品”“对虾村”。

    然而,一些村民因技术或市场原因亏本,甚至返贫,何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分析,发现海蜇加工也是很好的致富项目,于是,她又组织村民到广东学习海蜇加工,帮助他们开办海蜇加工厂。如今,全村海蜇加工场发展到400多个。

    “党员就必须为老百姓着想,及时为村民帮困解难,这是党员的立身之本。”何玲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上。2006年,她发动村里女经济强人成立帮扶小组,捐款捐物扶持困难妇女。村民莫秀清的丈夫过世后留下一对年幼儿女,生活困难,何玲带着帮扶小组常年关心帮助她,使她一家逐步摆脱贫困。成立帮扶小组以来,她为困难村民捐款12万元,帮助困难村民解决难题150多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