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沙田柚并不叫“羊额籽”
  • 沙田柚并不叫“羊额籽”

    时间:2017-09-13 18:11:49  来源: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前段时间,我看了个来自某电视台的视频:一位笑容可掬的女记者,在容州大市场随机采访一位大叔:“大叔,请问你知道什么是‘羊额籽‘吗?”大叔一脸茫然,摇了摇头。女记者接着就采访了附近的一个摊贩――那是位比较年轻的妇女,她显得非常内行,很“专业”地告诉记者:“在我们容县人的土话里,把沙田柚叫作‘羊额籽’”。记者对她的回答显得很满意――很明显,记者是完全知道容县人把沙田柚叫作“羊额籽”的。视频后面的内容,我没有看下去。作为土生土长的容县人,我要毫不含糊地说清楚的是:沙田柚并不叫“羊额籽”。

    1771年,乾隆帝品尝了来自容县松山镇沙田村的沙田柚,对其美味赞不绝口,遂给这种水果赐名为“容县沙田柚”。这是“容县沙田柚”得名的由来。到2017年,这个为历史帝王所赐的水果名,足足使用了246年。

    容县人习惯上把所有的水果统称为“吉子”,对于自己不认识的水果,往往会请教别人:“这是什么吉子?”(容县人在使用方言时,这个“吉”字会出现两种轻重不同的语调:“吉”字音及其变音)。在容县方言里,容县人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乡名果叫作“羊吉子”,或者“羊兀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容县方言所说的“羊吉子”,“吉”字是一个本地话的变音,即容县话“”(头裤)字音。

    在容县,为什么会出现把沙田柚说成“羊额籽”的文化现象呢?

    这是来自30年前,容县本地人所写的著作《容县民间故事》。我依稀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姓苏,是我的小学老师。我父亲说过苏老师在路上和熟人相遇,如果是骑自行车的话,他是非要把头点到自行车的把手不可的人,对人是很有礼貌的。我读到这本书是在我的中学时期,这本书对我了解容县的民间故事大有裨益。我也为自己的老师能够写书出书深感敬佩――正是这本书第一次把沙田柚说成“羊额籽”。该书述说因为沙田柚外形酷似羊头,所以容县民间把沙田柚叫作“羊额籽”。说实话,这是一种很牵强的说法,容县民间从来没有过把沙田柚叫做“羊额籽”的事实!

    下一页第[1][2]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