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精准扶贫在三湘】塘村:下“绣花功”织出脱贫路
  • 【精准扶贫在三湘】塘村:下“绣花功”织出脱贫路

    时间:2017-09-11 19:58:08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精准扶贫在三湘】�塘村:下“绣花功”织出脱贫路

    塘村妇女编织的手工艺品。 广西新闻网记者 凌聪 摄

    广西新闻网湖南9月10日讯(记者 凌聪 通讯员 曹良海)“这个聚宝黄金树,上面有680朵花,1680片叶子,全是由村里的留守妇女一针一线编织出来的,象征着我们致富的决心。”9月9日,“精准扶贫在三湘”网络主题活动考察采访团走进塘村,该村村民自豪地说。

    塘村历来人多地少,山高路窄,闭塞落后,面对“山不山、田不田、水不水、路不路”的残酷现实,村里年轻的村民大多选择远走他乡。从点燃生活热情,到树立村民信心,最终通过发展产业扶贫,湖南省妇联在塘村从心出发,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扶贫之路。

    小举措激发村民大热情

    2014年,塘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600元,全村350户1280余人,贫困户就占到67户254人,成为国家级的贫困村。留在村里的567名村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4人,留守儿童44人,留守妇女144人,内心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生活的激情,村里长年了无生机。

    2015年,湖南省妇联扶贫工作队入驻塘村,了解了现状后,驻村扶贫队表示:“必须点燃村民生产生活热情,方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队决定从妇联最擅长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入手,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拉近扶贫队与村民的心灵距离。

    说干就干,扶贫队买来了50套腰鼓和表演服装,请来了专业老师教授腰鼓和广场舞。尽管开始因为不适应,有些村民出现过抵触,但通过扶贫队细心地做思想工作,村腰鼓队、舞蹈队慢慢建立了起来。“我觉得跳舞、打腰鼓增强了我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我们互相之间以前都不太认得,现在经常在一起,邻里关系融洽了蛮多,谁要有什么事都可以互相帮助。”村民孙巧容说。

    如今,村腰鼓队、舞蹈队不仅自娱自乐、锻炼健身,而且经常走出去表演,每个人每场200元。生意好的时候,每月能有个上千收入。

    在妇女这边取得突破后,村民活动中心随之建立,电脑、棋牌、电视机、儿童玩具、运动器材一一配置,“儿童快乐家园”“知心屋”“妇女之家”等项目纷纷建成,改扩充村农家书屋,新捐图书近2000册,图书总册数已达4000多册……让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有各的活、各有各的道,人人都有休闲娱乐好去处。

    “以前到晚上八九点钟,村里死气沉沉。现在儿童有书屋,老人有活动室,妇女们跳起广场舞,真是热闹非凡。”老党员邹宗文感叹。

    同时,扶贫队为因病致贫的村民请来专业医生诊病开药、买药送药;对年迈孤寡老人、单亲家庭等贫困对象,为他们送衣送物、嘘寒问暖;对留守儿童,在学习教育、物质生活和精神心理等各方面予以帮助和开导。

    通过这一系列从心出发的关怀,塘村的人们生活热情被点燃,村子也焕发了活力。

    用真心树立村民脱贫信心

    生活的热情被点燃了,但因为贫穷落后的面貌,村民显得很不自信。扶贫队认为,村容村貌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让村民树立信心。

    在扶贫队的带领下,一场以改善塘村民们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美化生活环境为主的扶贫攻坚仗陆续打响。

    各个村组院落入组入户道路硬化到位;村组干道和主要院落121盏路灯到位;安全饮水扩改工程到位;贫困户危房改造、山塘清淤和水渠硬化、网络光纤入户到位;光伏发电、土地整理、农网升级项目相继启动......

    扶贫近三年,1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陆续投入,扶贫队发动和组织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2000多个,充分发挥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全村亮化、道路通畅、安全饮水、网络“户户通”等民生工程。

    2017年4月,湖南慧沃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黄花槐、满天星、月月桂、栀子花等一万多株花苗在园艺师的指导下,村民们拿起了锄头种下,还创意出五角星、花朵等造型,使得村里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为自己家园的新貌深感自豪。

    下“绣花功”织就致富“花”

    扶贫最终还是要解决经济收入的问题。结合村里留守妇女多的现状,大家商量,觉得手工编织不错。扶贫队邀请经验丰富的技工给妇女们传授手工编织技能,发动妇女们成立手工编织协会,并与衡阳腾跃工艺品厂达成长期合作,实施“订单式扶贫”。

    衡阳腾跃工艺品厂厂长肖跃莲承诺:“我一定保证订单,要多少有多少,无论是几十万的订单还是几百万的订单,只要你们能做得出!”

    不过在接单半年后,由于人手不够,大订单常常无法按期完成,直接影响到协会信誉。于是在2017年4月,扶贫队在司门前镇挂牌成立“湖南省妇联驻塘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打造了一个村产业成果的展示厅,支持就业创业的孵化基地,将培训扩大到镇里,招募全镇妇女加入协会,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

    随后,扶贫队并与湖南思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立足塘村资源,开展产品的可行性分析,调研产品的市场情况,更好的选品、市场分析和产品策划;指导产品入驻电商平台,打造塘村淘宝店、微商城等,帮助当地农民创业,农产品网上销售。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截至目前,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40户136人。144名留守妇女分别加入手工编织协会、猪血丸子加工合作社、大蒜种植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实现勤劳致富,人均年收入达到4600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