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重振南珠”正当时
  • “重振南珠”正当时

    时间:2017-09-07 20:54:39  来源:北海日报  作者:

    古珠池上的东园南珠养殖场海上大棚。 本报记者 陆威 摄

      北海又被称为“珠城”。南珠,是北海的文化符号,是古老的海洋赐予北海的珍宝,是遗泽千年的向海“图腾”。在北海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古港”,随着2000多年的潮起潮落,它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明代地理学家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中曰:“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文中所指的“南珠”就是产于北海合浦附近海域的珍珠。可见,南珠盛名由来已久。

      近代以来,尽管历经发展的高潮和低谷,南珠产业从未退出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南珠作为北海一个灵魂般的存在,它依然有基础、有市场、有前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海时对北海寄予了“打造好向海经济”的厚望。振兴南珠产业是打造向海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打造向海经济的提出则为南珠产业的振兴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契机。有机遇,有挑战,南珠产业振兴,使命在肩,如箭在弦。为了发挥资源独特的优势,舞好海洋经济的龙头,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南珠产业的意见》,成立了振兴南珠产业领导小组,要奋力振兴南珠产业。

      规划先行:优化南珠产业发展环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何下好“南珠产业振兴”这盘棋,须从规划着手。

      “将铁山港区营盘镇、合浦县山口镇和涠洲岛等附近适宜南珠养殖的9600亩海域全部规划为南珠养殖专用海区,并立法保障专海专用,积极创建南珠养殖省级保护区。”日前,市振兴南珠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市政府为了履行向全市人民作出振兴南珠产业的庄严承诺,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对南珠产业进行统筹保护开发。”

      据了解,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北海市南珠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海陆统筹,科学规划海域和陆域的南珠产业空间布局,创建南珠养殖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快建成中国南珠加工研发中心、中国南珠交易中心和中国南珠文化交流中心。实施南珠产业标准化提升、养殖转型升级、加工提质增效、营销拓展、开放合作“五大行动”。打造集文化、旅游、创意、研发、设计为一体的南珠文化旅游综合体,实现南珠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到2020年,南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种苗繁殖和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加工和研发水平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南珠产量恢复到1000公斤以上,南珠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把南珠产业打造成为北海最具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的特色优势产业。

    下一页第[1][2]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