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匠心普法融入城市管理 美丽市容点缀友善之城
  • 匠心普法融入城市管理 美丽市容点缀友善之城

    时间:2017-12-02 16:21:2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谢颖

      城市环境卫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与软实力,今年东莞市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在城市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市民幸福指数亦连连攀升。

      文明创建工作中,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重大战略部署,狠抓市容环境管理、匠心普法融入城市管理之中,以此作为短期内迅速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在扎实提升环境卫生工作上取得成效,也体现了“新城管、新作风、新形象”。

      2017年是“七五”普法的奋进之年,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建立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工作意见>的通知》(东法治组3号)等文件精神,将普法工作贯穿于城市管理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落实部署,加强监督,推进完成普法工作任务。

      今年,按照“请进来,走出去”普法工作思路,该局邀请省、市有关城市管理和法律专家举办两批次共十期依法行政培训班,同时积极组织召开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法讲座,实现普法常态化,在城管系统由上自下营造浓厚学法氛围,推动普法计划的顺利实施。

      此外,该局还不断拓展普法宣传新局面,以“6·6东莞市安全生产月咨询日”、“11·11东莞市城管开放日”和“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日”为契机,举办现场问题咨询活动并适时安排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学校、工厂开展普法宣讲和派发单张,广泛带动了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学法、守法中来。

      关键词打击黑气

      查处个案

      近期,东莞气温骤降,这是用气高峰期,也是燃气事故多发期。11月22日上午,东城城管分局执法人员一举查获了四部黑气车,暂扣68个气瓶。

      据悉,上述黑气车为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位于东城温塘社区皂三村村部停车场,四部可疑车辆一部为本地车牌的五十铃、三部为外地车牌的小四轮。由于车身残旧,疑似僵尸车。城管执法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这四部车极有可能是黑气临时存放点。

      由于车主不在现场,经联系属地社区及村相关负责人也无法确定车主具体信息,为查明情况,由属地社区工作人员对车辆车厢进行开锁处理,开锁后发现四部车内共存放钢化气瓶68个,其中过期气瓶16个,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当场对全部气瓶及四部汽车暂扣处理。

      在安全用气上,东城城管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使用燃气设备前请检查是否有配件损坏或燃气泄漏现象,保持室内通风,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联系相关的燃气公司进行维修处理。同时要继续自觉抵制黑气,如发现东城范围内的黑气线索,可及时拨打投诉电话22501928进行反映,城管部门将第一时间派员到现场调查处理。

      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黑气”

      上述打击“黑气”个案,仅是全市打击“黑气”专项整治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7月,东莞市长梁维东在率队赴石碣镇督查燃气安全工作就指出,“黑气”来源不规范、质量不稳定,看似价格便宜,实际使用率更低、成本更高。更重要的是,“黑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市民家庭的安全。

      他强调,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让市民真正认识到“黑气”的危害,引导市民使用安全燃气。

      记者了解到,2017年,市城管局把打击“黑气”专项整治作为城乡环境再整治再提升的重要内容,各城管分局持续开展打击“黑气”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省安委办、省住建厅督查组的肯定。

      首先,市城管局副局长郭显领与各镇(街、园区)城管分局领导均签订了《2017年城镇燃气安全管理责任书》。各镇(街、园区)城管分局对辖区“黑气”窝点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并建工作台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等,畅通举报渠道,其中凤岗、塘厦、虎门等镇还建立了有奖举报机制,发动群众举报,掌握更多“黑气”窝点线索。

      其次,打击“黑气”的力度还体现在联合执法上。

      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镇(街、园区)城管分局会同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全天候执法,对“黑气”窝点送气手机号码采取停机处理,依法拘留“黑气”经营者等措施,保持对打击“黑气”的高压态势,坚决取缔“黑气”窝点。

      今年双11,东城城管分局、东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还联同广东华兴燃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黄旗城市公园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健康生活,平安燃气”的户外徒步暨燃气安全宣传活动,旨在对燃气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黑气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进一步普及安全用气常识,提高市民关注燃气安全的意识。

      关键词环境卫生

      查处个案

      近年来,随着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历史存量垃圾待处理数量较大,造成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个别不法分子贪图个人利益,出现了一些非法偷倒垃圾行为。

      9月中旬,20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违法倾倒在东坑镇新门楼新围人字路路边,重约10吨,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威胁道路安全。经过多日的调查取证和蹲守巡查,东坑城管分局成功侦破了这宗跨市非法偷倒垃圾案件。

      而今年以来,为巩固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专项整治成果,维护文明城市形象和市容环境秩序,市城管局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规范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杜绝各类垃圾违法行为,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专项整治工作。

      数据显示,仅今年8月份,全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831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379车次,排查了闲置地、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590次,立案查处生活垃圾案件8宗、罚款1350元,立案查处建筑垃圾案件24宗、罚款59270元,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215次。

      垃圾分类宣传有亮点动员市民多参与

      而平时我们的生活垃圾就能随意倾倒了吗?

      在南城元美社区,目前居民区内都设置有分类垃圾桶和餐厨垃圾收集点,每个月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都会上门给市民派发垃圾袋,并现场进行投放指导。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南城元美社区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此举得到了该社区许多住户居民、商户、餐饮单位等积极参与。

      据悉,试点工作除了设置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点之外,还配套建设了厨余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中心,最大限度减少厨余垃圾的长距离收运环节,同时制成有机肥料可供居民、社区使用,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近年来,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摆在了广大市民面前。

      记者了解到,经过6年多的积极探索,目前东莞市32个镇(街)共开展了51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和4个试点社区,以鼓励源头分类和宣传引导为主,在试点区域内推行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四类分法,强调干湿分离,基本实现试点单位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规范处置。

      同时,目前正在制定《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已征求各镇(街、园区)和相关单位意见,形成草案。

      此外,2012年11月,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现在此基础上修订形成了《东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已报市政府审查,近日将出台实施。同时,东莞市正在制定《东莞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作相关规定,已报市法制局审查。

      为了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垃圾分类工作,市城管局坚持每年举办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演讲比赛和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培训,连续三年联合媒体开展了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制作并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印发了近10万份的海报、宣传手册、邮简等,动员市民积极参与东莞市垃圾分类工作。

      在镇级层面,也在试点单位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如茶山开展的“衣旧情深”旧衣物回收活动和大朗开展的“暖墙”衣物回收、“报纸变艺术品”的手工活动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

      关键词普法、学法、用法

      开展市民城市意识、公益观念及普法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日《东莞市燃气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作为东莞市城市管理领域通过审议的第一部政府规章,对燃气规划与建设、燃气经营、设施保护、燃气使用、器具管理、应急抢救、法律责任等都作出规定。

      市城管局通过开展宣贯会、普法培训班、发放宣传单张、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形式,将燃气知识送进机关、社区、学校等。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在普法、学法、用法上,坚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

      6月26日,市城管局在麻涌兴华燃气有限公司新储配站举办了2017年东莞市燃气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特地选取了两个场景,包括模拟出租屋租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操作不当漏气着火和模拟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充装台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起火。

      这次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情景的真实化、指挥的实战化、事故处置的专业化,进一步检验了燃气抢险应急预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同能力和实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生产安全事故政企联动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收到预期效果。

      10月25日,由市城管局联合东莞市燃气行业协作组织举办为期3天的2017年燃气安全管理培训班顺利开班,该培训特邀省燃气协会专家杨世雏进行授课,主要宣贯新出台的《东莞市燃气管理办法》、介绍周边城市先进的燃气管理经验和燃气管道的防腐新技术等内容,结合燃气管理实际工作,分析具体燃气案例,以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效果明显。

      而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上,11月7日下午,2017年“我身边的垃圾分类”主题演讲比赛全市总决赛在市文化馆实验剧场顺利举行。

      演讲比赛现场,15名选手以自信十足的姿态,或慷慨激昂,或感人肺腑,为大家娓娓道来他们身边垃圾分类的故事,展示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独到见解。

      据了解,今年的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分为少儿组和成人组,这样的比赛使得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能在广大市民的鼎力支持下更深入有效地推进,助推了文明城市的发展和美丽家园的建设。

      数说城管

      立案查处乱倒垃圾

      2017年,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乱倾倒垃圾(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案件94宗,对当事人行政处罚作出责令清理违法现场、并作出最高处以35000元、最低给予150元罚款处罚决定。

      打击黑气

      今年1-10月,全市城管系统出动执法人员15624人次,取缔“黑气”窝点1122处,依法查扣液化石油气钢瓶28416个,处罚金额11.88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38人,切实消除了一大批公共安全隐患。

      普法宣传

      为推动市城管系统学法普法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学法普法教育长效机制,市城管局将全市33个城管分局划分为3个片区以组织集中学习的形式,分别在高埗、东城、常平开展2017年全市城管系统“以案说法”普法教育巡回讲座,各镇(街、园区)城管分局共约1336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垃圾分类

      经过6年多的积极探索,目前东莞市32个镇(街)共开展了51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和4个试点社区,以鼓励源头分类和宣传引导为主,在试点区域内推行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四类分法,强调干湿分离,基本实现试点单位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规范处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