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惠州新论:用创新重塑惠州实体经济版图
  • 惠州新论:用创新重塑惠州实体经济版图

    时间:2017-11-30 16:28:2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彪

        从2011年的“惠28条”、2012年的新“惠28条”,到2013年的“惠42条”,再到去年初的新“惠42条”,以及刚出台的“惠十条”,惠州始终坚持“放水养鱼”,扶持实体经济,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这有脉可循的政策演进中,惠州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也在不断明晰。

        如果说为企业减负是让企业更有余力发展,此次出台的“惠十条”在“增效益”方面政策措施,则是引导企业将这“余力”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的“刀刃”上。从长期影响看,两者叠加,有望激励企业更专注于创新发展,并最终重塑惠州实体经济版图。

        ▶支持方式

        从解渴“四大难题”到引导产业链升级

        2012年初,惠州推出《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又被称为新“惠28条”,其目的在于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地难、用电难、用钱难等四大难题。

        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和评价,离不开对其背后经济环境的把握。回到2012年可以看到,新“惠28条”出台背景和今天有部分相似,生产成本显著上涨,企业融资存在瓶颈。但两者相比,更多的是不同。

        2012年面临的“外需持续低迷”到今天已有不少改观,不断增长和升级的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更重要动力;部分企业仍存在“招工”难,但制造机器人的汹涌势头正在形成对企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的全面冲击;最为关键的变化是,这5年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升级速度显著加快,惠州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也在不断向上攀升。

        相同的背景和问题也就产生相似的政策方案。2012年新“惠28条”的“调低企业堤围防护费计征标准”、“对亏损企业减半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2017年“惠十条”的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将车辆车船税适用税额降低到全国最低水平,都是“能减则减”的“减负”体现。

        新的发展背景和问题,则需要新的政策予以解决。

        2012年新“惠28条”提出,对纳入“直通车”服务的企业给予错峰用电政策优惠,组织企业到外省、市和本市乡镇(街道)举办招聘会,解决的是“用什么”生产的问题。其提出,惠州市财政设立各类专项资金,每年规模约3.55亿元,帮助企业拓展内外销市场,为本市各类企业免费提供参展平台,解决的是企业“如何卖”的问题。

        与之相对,今年刚出台的“惠十条”不仅减负更加全面,也更侧重于培养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发展质量。比如,从2018年起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每年提高技术改造奖补力度,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以及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的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有关试点示范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

        从这种政策的变化中,不仅可以发现惠州产业升级的脉络,还可以看出,惠州在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上,正在从侧重解决“用电”、“用工”等具体问题,转变为更加注重从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内生实力上,从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上支持企业发展。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