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梅州已建好101个基层中医馆 中医人才却难找
  • 梅州已建好101个基层中医馆 中医人才却难找

    时间:2017-11-30 16:26:06  来源:梅州日报  作者:罗诚浩

    三圳镇中医馆,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抓药。

      “十二五”以来梅州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各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更方便、快捷。但是,全面铺开的基层中医馆建设,却带来了人才匮乏的问题,有部分中医馆从业医生不足,既当看病医生,又做康复理疗师。这样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梅州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升。

      亮点

        基层中医馆建设方便百姓就医

      蕉岭县三圳镇卫生院,大院内一栋整修一新的两层建筑是去年向群众开放的中医馆。在一楼的治疗室里,三圳镇村民曾女士正在接受医生的针灸、熏蒸治疗。她告诉记者,三圳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建成后,他们不用到县城去排队找医生了。三圳镇卫生院陈仕荣院长称,今年蕉岭县财政投入150万元,按中医文化模式实施了中医馆标准化改造,“全新的设备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条件”。

      另一边,患重感冒的村民赖运平也来到中医馆找医生把脉。他拎着一大包中药告诉记者,中医馆看病便宜、快捷,是个惠民的项目。“同样是感冒,到圩镇找民间中医,少说也要100元,而到中医馆看病,只需30元。”赖运平说,来中医馆看病,国家在医保方面予以报销,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压力,许多百姓愿意来看中医了。据悉,今年1至9月份,前来中医馆挂门诊的病者同比增长30%。

      三圳镇中医馆建设是蕉岭全县8个中医馆的缩影。记者从蕉岭县卫计局了解到,蕉岭县投入2000多万元,对8个乡镇中医馆进行再提升。该县8个中医馆还与县级医院合作,开展“医联体”模式,县级医院定期派出专家到中医馆坐诊,为群众解决疑难杂病,又带动中医馆医生水平提升。

    整修一新的三圳镇中医馆。(均为罗诚浩摄)

      现状

        已完成101个基层中医馆建设

      中医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国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梅州经过不断努力,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趋于完善。2015年起,为了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梅州开展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133个,规划投资总额2302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101个。另外,近年来还将完成平远、大埔、蕉岭三地县级中医医院整体新(迁)建项目;完成丰顺、兴宁、五华、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梅县区中医医院的升级改造工作。

      记者从梅州卫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梅州还将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各县(市、区)要大力推广蕉岭中医馆建设模式,全面实施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在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医阁’”。

      短板

        中医人才匮乏制约中医服务水平提升

      据了解,目前梅州各级各类中医医疗卫生机构1939个,占总数59%。而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有2457人,只占人员总数的21%;全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748人,占总数的18%。每万常住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人。我市卫计局工作人员说,“这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完成了我省‘十三五’定下的目标”。

      不过,在梅州这个广袤的山区里,这样的从业人数明显不够,不少乡镇的中医馆医师不足,这让设备完善的中医馆无用武之地。在蕉岭县三圳镇,该镇的中医馆是全市基层中医馆建设的典范。记者在采访时得知,该中医馆只有3名执业(助理)医师,他们既要看病,又要给并入针灸、推拿等,医师专长发挥受影响。陈仕荣院长告诉记者,3名医师中有2名是西医转中医,1名中医科班出身的医师还是今年刚招考进来的。“卫生院连续3年想招入中医医师,只是今年才招收了一个。”陈仕荣说,虽然卫生院能够提供基本的工资保障,也鼓励中医医师技术提升和绩效奖励,但人才匮乏的问题不仅在三圳、在梅州,而是全国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部分地区和医院中医医师缺乏的问题,梅州开展“西学中”业务培训,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中医药大专院校,选派西医人员专制培训,坚持中西医结合,为培养中医人才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西学中’也许能够帮助部分中医医院解决短期人手短缺问题,但不是长久之计。” 梅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医生赖瑜告诉记者,也许通过培训能够让西医医生对中医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真正让中医为老百姓解决病痛,大多还是科班出身的医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