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展望“十三五”,清远教育再迎发展良机
  • 展望“十三五”,清远教育再迎发展良机

    时间:2017-11-28 16:51:3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魏金锋

    “广清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清远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梁素雅 摄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及《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清远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清远出台了《清远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

    清远教育“十二五”成绩如何?存在什么优势与不足?“十三五”期间有何部署?为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清远教育发展情况,形成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发展合力,本报联合清远市教育局开设“展望教育‘十三五’ 开启发展新征程”栏目,以系列报道的形式解读清远教育“十三五”规划,今日推出第一期,敬请关注。

    “十二五”以来,清远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为抓手,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路径,着力解决教育底线民生和热点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实现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2015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省教育强县、强镇覆盖率100%,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教育发展综合水平跃居粤东西北地区的前列。

    经过多年发展,清远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清远教育体量虽大但整体质量亟需提升,优质学位供给不足,内涵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亟需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增强教育实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型升级。

    展望“十三五”,清远教育迎来发展良机。在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为清远教育,特别是北部山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省级职业教育基地等重大项目、平台建设,为清远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资源。

    ▶▷挑战一

    南北部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

    目前,清远南北部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教育发展水平与教育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教育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短板;教育统筹力度、促进教育发展的合力和管理科学化水平仍有待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三同步”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统筹应对新型城镇化加快、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等人口变化因素对教育影响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规划》指出,教育发展活力不很充足,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清远教育的开放与改革力度还不够大,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基层学校办学活力和广大师生积极性调动不够;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挑战二

    结构性失衡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规划》指出,当前,清远教育的区域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制约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市教育资源配置还需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的扩容提质空间较大,基础教育的优质特色彰显不足,职业教育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高等教育局限于专科层次也与区域发展定位和需求未相适应。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人力资源支撑有待加强。清远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图、音、体学科教师非常紧缺;农村教师老龄化较严重,幼儿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中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优秀青年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亟待解决,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数量结构和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未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引导教师投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建设仍然有待加强,师资引进、管理、使用、培养、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度还不够高,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与产业链相适应的人才链、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高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机遇一

    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日趋旺盛

    当前,清远和全国一样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产业层次趋向中高端,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和效益,提质增效与融合发展成主流,城市经济形态开始向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方向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趋旺盛,在人才培养层次上进一步提高。

    同时,清远城市功能加速跃升,物流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旅游服务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将稳步提升,按照“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战略定位,清远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发展。随着清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带来区位优势凸显、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叠加效应,燕湖新城、广清产业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省级职教基地建设和多所高校引进,必然带来清远人口结构变化和教育需求变化。

    “十三五”期间,全市正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实施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南部加快融入珠三角、北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1112”总体布局,对清远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机遇二

    “广清一体化”创造新条件

    《规划》指出,当前,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清远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引擎。2015年8月,市政府印发了《清远市教育现代化规划(2015-2020年)》和《清远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清远教育未来几年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简称“创现”)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举措。教育“创现”是清远教育“十三五”期间的核心内容,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动员全市各方力量发展教育的总抓手,为清远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引擎。

    在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广清高速、广清城轨等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为清远教育,特别是北部山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促进清远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推动清远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注入新动力。

    ▶▷机遇三

    省级职业教育基地落户提供新机遇

    省级职教基地于2012年3月正式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有多家职业院校进驻或准备进驻。根据规划,省职教基地未来五年将引进5所省属高职院校进驻,用地4444亩,总投资近40亿元。省级职业教育基地等重大项目、平台建设,为清远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资源。

    此外,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为构建现代教育新生态创造了新条件。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创设出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的新环境,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迫切要求。“互联网+”为提升清远教育质量和促进南北部地区均衡发展,重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新的可能。

    ■数看教育“十二五”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79.3%提高到2015年的96.7%,省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60.35%;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90.64%提高到2015年的92.53%。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落户清远。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100%,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68%,外来务工子弟入读公办学校达82%,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

    ●市政府从2013年起连续4年每年划拨1200万元作为“强师工程专项经费”,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2015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有较大提升,幼儿园专科率,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本科率,分别为64.6%、92.3%、80.02%、98.8%、87.5%,比2010年提高了16.9、13.1、17.12、4.7、5.4个百分点。

    ●从2013年起,高考成绩和二本人数的增长率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分别为全省平均增幅的2—3倍,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处于粤东西北前列。

    ●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小学由614元提高到2252元、初中由988元提高到2694元。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政策,人均每月不低于700元。实施在农村从教满25年至退休的教师终身岗位津贴制度(每人每月100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