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
  •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

    时间:2017-11-23 16:32:4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咏怀 通讯员 徐兴文 叶本吉

    原标题: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

    今年4月,陈屋村被评为美丽乡村“整洁村”,成为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白沙镇位于英德市东南部,地处英德市、佛冈县、新丰县三地交界处。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仅今年就有6个村委的46条村小组申报“整洁村”,其中30条正动工建设。另外,有4条省定贫困村(委)整村推进,全力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该镇村民自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基层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活,形成“你追我赶”建美丽乡村的局面。

    ●图/文: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徐兴文 叶本吉

    新屋村谋建新村17年投入超过120万元

    11月18日,英德市白沙镇会英村委陈屋村小组村民正忙碌着,今天是村里一位老人家的寿辰,不少村民在屋外忙着杀鸡宰鹅。待食材准备好后,他们把剩下的杂物和污水清理干净,并统一扔在村里的垃圾池。

    “现在新村建起来了,肯定要爱护好环境。”陈屋村理事会成员陈学稳告诉记者,该村早年已经做过规划,并没有多少旧房危房,然而村里环境却仍如旧时农村一样脏乱差。上世纪90年代,陈屋村被英德市评为“文明村”,这块牌匾让村民倍感荣誉,决定要将村里环境进行大改变。

    此时,村干部提出,既然要改善村容村貌,何不重新建一个新农村?而且村里人口越来越多,旧村已经满足不了居住。这一建议得到大多数村民的赞同。2000年,陈屋村通过抓阄的方式,在旧村附近重新规划了宅基地,较为富有的村民先建起了新房子,其他村民则慢慢筹资陆续开建。

    之后,越来越多新房子出现在新村中,然而村里的基础设施依旧是空白。“祠堂修建、道路硬底化、排污管道等需要一大笔的费用,但是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民筹资也只是杯水车薪。”陈学稳说,正当陈屋的新村建设停滞不前时,迎来了新的转机。2012年,英德观音鼎温泉度假村旅游项目征用了陈屋村1400多亩的山地,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陈屋村将100万的征地款用于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陈屋村又遇上另外一个难题:部分村民不愿将自己的土地让出来修建基础设施。“虽然建新村是人心所向,但要用到自家土地,有些村民却退缩抗拒起来。”陈屋村前任村长陈于等说,当时,村里修建水泥路要经过自家种了几十年的樟树,他第一个带头把樟树全部砍掉。有了时任村长的榜样,新村建设要用到私人土地时,无人敢不从。

    目前,陈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投入超过120万元,村内的道路全部硬底化,文化室、祠堂和休闲公园等设施也一一建成。今年4月,陈屋村还被评为美丽乡村“整洁村”,成为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吸引了周边不少村庄前来参观学习。“明年我们计划将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池等设施也建起来,争取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陈学稳说道。

    今年59条村小组动工建新村

    “近年来,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改变就是村民建新村的积极性提高了,都争相申报美丽乡村。”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赵光超表示,为了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该镇成立了《白沙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及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每个班子成员挂点一个村委、镇骨干干部每人挂点一个村小组进行创建,下村督导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镇领导班子成员的日常工作。

    此外,今年初以来,该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到兄弟镇参观学习,同时利用镇内已经成功创建的村作为示范点,每月举行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现场会,将整治、建设成果优秀的村庄充分展示出来,让当地干部、村长现场学习交流如何建设美丽乡村,逐步引领大家从“看”到“想做”,再到努力去“做”转变。

    “去年有几个村小组一直以‘没有资金’为由,不同意美丽乡村建设,在参加了几次现场会后,今年主动来报名。”赵光超说,群众从之前的观望或消极的“等、靠、要”,转变为现在的“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不少村小组都在近期紧锣密鼓的开工建设。今年申报“整洁村”的有6个村委的46条村小组,30条正动工建设,而4条省定贫困村(委)整村推进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省定贫困村共78个村小组已有29条动工建设。

    “村民理事会、乡贤、致富能人的领导带头和捐资出力也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赵光超提到,如白沙村委新村组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现场募捐建设资金,在外经商、务工及本地务农的村民现场自发募捐款项合计近40万元。

    赵光超表示,下一步,白沙将加大全镇美丽乡村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力争明年4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6条面上村至少60%的村小组建成“整洁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