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厉害了!清城这3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
  • 厉害了!清城这3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

    时间:2017-11-23 16:32:2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黄玉熹

    石角镇石岐村创建为全国文明村。

    日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全省共有10市(县)、187个基层单位、17名个人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最高荣誉。其中清城区龙塘镇、清城区石角镇石岐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清城区东城街道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龙塘

    硬件软件共建设群众享受发展实惠

    今年,清城区龙塘镇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契机,大力加强龙塘镇基础设施建设,镇容镇貌有了明显改善。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让群众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以前,文体中心设施比较少,活动也不多,一般和老朋友去公园玩,很少到文体中心。”家住龙塘镇新龙二街的张伯说,以前基本上就在家附近走走,散散步,约几个老朋友聊聊天,就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了。

    今年,龙塘镇升级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市民教育中心(道德讲堂)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三个活动中心将对青少年、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发挥教育、培训、学习、娱乐及健身等多功能作用。”龙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塘还将文体中心一层建设成为文化展馆,设置六大主题板块,将龙塘系列文体活动、镇村古建筑、村级文体室场、民间文艺队伍风采等免费向群众展示,使群众能更具象地感受到龙塘镇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张伯说,现在有时间就约老朋友到文体中心休憩,文体中心还免费开设了书法和绘画公益培训班,“有时间就过来听听课、练练字。培训的老师在书法讲解过程中,也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同时,龙塘镇依托“大榕树下的小讲堂”“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开展“文艺百村行”、村歌嘹亮、太极表演、电影下乡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通过打造 “四位一体”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

    龙塘镇党委书记黄智君表示,龙塘镇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称号后,将继续深入推进创文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创文成果,争取在人居环境、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石角石岐

    将打造民宿、美食吸引广清两地游客发展乡村游

    石角镇石岐村委会白沙村小组村前的乐排河河堤经过改造,河道清澈、道路整洁,成为村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村内的和谐主题公园干净整洁,翠绿的广场边上安装了老少咸宜的健身器材,广场旁的白沙村史馆、电子阅览室、文化室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白沙村紧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汇合多方力量,筹集300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白沙文化室、篮球场、休闲公园、植树绿化、环村路、巷道硬底化、污水排放暗渠改造及文化宣传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通过“集中自包”模式,整合8个村小组相连成片的因家庭缺少劳力弃荒和闲散的约700亩土地,统一由村委会进行集中管理,采用竞价转租的方式,承包给本村村民的清远葡丰生态园发展观光农业,为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20多万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有效解决了土地丢荒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石岐村位处S114公路沿线,毗邻广清产业园、美林湖等,处于广清交界,地理位置优越。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之后,石岐又将做些什么?

    石岐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黄志敏思考:能否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乡村游?他说,目前正在酝酿发展乡村游的计划,在村内打造民宿、特色美食,让石岐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提高村内各项资源的利用率,让村民也能走上致富之路。

    ▶▷东城街办

    大手笔投入创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东城街道下辖10个行政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22.9万人。2016年全街完成农业总产值4.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1.6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

    自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以来,东城街大力开展创文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东城共投入资金8133万元用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治了7个老旧小区、9条主次干道、233条内街背巷、1204栋单体楼。同时,还新增规划约3000个小车停车位、7600个摩托车停车位、约250块竖交通牌。

    经过整治,东城的道路平整了、卫生干净整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商铺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了、居民群众素质提升了。在随机采访过程中,家住中央首座的陈先生说:“现在的东城正在向好发展,想到未来的东城,也充满信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