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连州人物|三代从医,苏永旺一家演绎跨世纪接力赛
  • 连州人物|三代从医,苏永旺一家演绎跨世纪接力赛

    时间:2017-11-22 16:18:4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黄津 实习生 杨溢子

    苏永旺一家三代从医,堪称医学世家。左起:苏泽明、苏永旺、苏泽光、黄雯娟。

    “这就是我当年在双喜山拍的照片。”85岁的苏永旺拿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他看起来十分年轻,正坐在一张办公桌前专注地写笔记,背后是简陋的砖墙。

    “这张照片就是在当年位于双喜山的连县人民医院(后改名为连州市人民医院)里拍摄的。”苏永旺告诉到访的记者,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63年。

    苏永旺是连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州人医)一名退休老医生,1955年他进入连州人医,1960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从他正式成为连州人医一员之后,结下的缘分便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苏永旺一家三代从医,堪称医学世家,而令人惊叹的是,三代人都在同一家医院——连州人医工作。

    从1955年到2017年,从60张病床到608张病床,从10多个医生到200多名医生,苏永旺一家用三代人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连州人医的一路风雨一路歌。

    坐一天火车才能到连州

    肩负着三连一阳(连南、连山、连州、阳山)危急病人的救治,这也正是苏永旺选择到连州人医的原因之一

    1955年,22岁的苏永旺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他的家乡在肇庆,他的父亲在广州开中药铺,看似与连州毫无关系的他却因分配到连州人医实习,而与这座城市结下深厚的缘分。毕业这年,他在当年医院院长的极力邀请下,选择回到曾实习过七八个月的连州人医工作。

    在那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广州到连州的200多公里路程,苏永旺乘火车要坐一整天。首先从广州坐到坪石中转,再从坪石坐到连州,有时遇到两趟火车时间对接不上的情况,他还要在坪石住上一晚。

    “当年医院的规模还比较小,主建筑包括宿舍等就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不过周围的风光却很好。”苏永旺回忆起1955年刚进入连州人医时,医院的主体建筑大多保持着1908年重建后的模样。

    与现今设备完善、条件良好的医院不同,当时的连州人医委实显得有些简陋。苏永旺告诉记者,“那时我们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每个月的工资是50元。”

    连州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一间始建于189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的教会医院,名叫惠爱医院,1908年重建后便坐落于连州县城西面的双喜山。医院位于靠近菜园坝一侧的两个山丘上,分为男女医局,南侧山丘建惠爱医局,北侧另一山丘建博慈女医局,两间医局均为砖木结构两层楼。1937年,两间医局合并为一间惠爱医院,并修建一条长约50米,高10多米的木高架天桥跨越两山坡之间的洼地。1952年,惠爱医院正式改名为连县人民医院。

    当时为了方便县城区群众看病就诊,连州人医在中山北路南门头附近购得福泰隆老铺一间,楼高二层,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经装修后创办为医院城区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儿科等三个诊室,每天门诊病人约150人次。而在城西双喜山住院部内仍保留有一间较小的门诊部,方便城西群众看病就诊,每天门诊病人约有五六十人次。

    这间设备条件算不上好的医院,却是当时连阳地区极为著名的医院,肩负着三连一阳(连南、连山、连州、阳山)危急病人的救治。这也正是苏永旺选择连州人医的原因之一。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