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惠来投9亿修建 300多所学校焕然一新
  • 惠来投9亿修建 300多所学校焕然一新

    时间:2017-03-29 10:41:00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黄健新

      近日,记者走进惠来县隆江中学,只见面积逾15亩的操场上,篮球场、羽毛球场、塑胶地板、400米跑道等配置齐全;操场后,10多幢教学楼、师生宿舍错落有致,校园环境优雅,树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

      隆江中学的校园环境,是惠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该县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穷县办大教育的决心,共投入9亿多元,新(改、扩)建和维修校舍300多所,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设备设施均按照省教育创强的验收标准重新配置,全力推进教育创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配置齐全的隆江中学操场。黄健新 摄

      举全县之力推进教育创强

      谈起教育创强,惠来县教育局负责人感慨万分:“面对我县原有教育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的状况,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创强作为头等大事,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思路,按时按质完成教育创强任务。”

      在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方面,该县先后召开了4次推进会和1次现场会,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创强任务,县党委领导经常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加强对各地教育创强工作的督促检查。在挖掘潜力、加大教育投入方面,该县以县财政为主,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通过提高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实现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除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外,还勒紧腰带,开源节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在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追究方面,该县实施定期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教育创强工作纳入各镇场、各部门领导责任考核重要内容之一。

      至去年底,该县按时完成“创强”工作任务,全县所有镇场均已通过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该县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和广东省教育强县的评估验收,被省教育厅授予“教育强县”称号。

      扎实推进教育“改薄”

      “我县自2014年下半年实施全面改薄工作,结合实际,不断统筹资金,力求尽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惠来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2014年至今年,我们规划全面改薄项目学校212所,资金规划投入32714万元。”

      在改薄过程中,该县结合教育创强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在筹集改薄资金中,统筹使用省教育创强专项资金、中央补助专项资金及校舍维修长效机制专项资金等,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千方百计保障规划资金足够投入。同时,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有关要求,规范和加强“改薄”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该县规划改造提升薄弱普通高中学校5所(隆江中学、葵潭中学、慈云世铿中学、华侨中学、神泉中学),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目标。其中隆江中学、华侨中学、慈云世铿中学已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缩小城乡差距促教育均衡发展

      惠来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县从实际出发,坚持整合利用资源与兼顾学生就近入学相结合,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学校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惠来县主要采取3项举措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将惠城中学与葵梅中学合并,实验小学与东郊小学合并,墩南小学与华群小学合并,城区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整合与利用。其次是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按照“初中划分区域招生,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对规模小、水平低的学校进行合理撤并。至目前,全县已将办学规模偏小的59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撤高留底,撤并7所办学效益低的麻雀学校,全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再次是促使师资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实行农村教师“三个优先”的激励政策,优先补充师资,优先评先评优,优先培训进修;落实“两相当”和山区、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目前全县教师平均工资每人月均3903元,比当地公务员每人月均3415元高出近500元,山区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达到人均月717元;建立并有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近三年校长和教师交流的人数为1332人,有效改善了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