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疝气非小病,或致肠坏死
  • 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疝气非小病,或致肠坏死

    时间:2017-10-09 17:17:31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张培

    本报采集

      本报采集

      7岁的小宇(化名)近日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自己一咳嗽肚子就鼓起来,有时咳得厉害时甚至鼓得好像怀孕了几个月。为此家人带他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医,经过检查与问诊,小宇被诊断为脐疝。据悉,脐疝是疝气的一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通常临床更常见到的是腹股沟疝。

      那么疝气到底是什么?脐疝和腹股沟疝有什么区别?疝气需要怎么治疗?疝气不治疗又有什么危害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袁波,请他为市民讲解相关知识。

      什么是“疝气”?什么人群易患病?

      袁波介绍,小儿疝气分成脐疝和腹股沟疝。脐环未闭合,腹腔内容物从脐中间向外凸起,这种疝气为脐疝。而鞘状突未闭合则导致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主要表现是腹股沟处有一鼓包,时而突出时而消失。临床最常见到的是腹股沟疝。

      正常婴儿都会有一个与腹腔相通的鞘状突,由腹股沟管向下延伸至阴囊(男)或阴唇(女)。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一年内,鞘状突近端会逐渐闭合,而一些婴儿因发育异常导致闭合不全,所以鞘状突就一直与腹腔相通,从而导致疝气的解剖学病因。

      若鞘状突较细,腹腔内的部分液体就会进入鞘状突,形成鞘膜积液。若鞘状突较粗,腹腔内的肠管、网膜、卵巢等也会进入鞘状突,即形成疝气。体重低、早产儿人群,由于腹壁力量薄弱,更容易患病。一般在剧烈活动、用力大便、咳嗽、哭泣的时候孩子就发生腹股沟“鼓包”的现象,安静、平躺后包块又会消失,这种反复出现的“鼓包”就是疝气的特征。

      不痛不痒就不用治疗?严重可导致肠子坏死?

      袁波指出,在临床中发现有些患儿家属由于听信偏方或觉得孩子不痛不痒不必治疗,岂料,最后却因为疝气嵌顿,拖到肠管缺血坏死才来手术,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疝气嵌顿(指持续的“鼓包”不自动消失)必须马上来医院就诊。如果经医生手法复位也无法回纳包块的时候,必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时间过长会出现肠管、甚至卵巢坏死。尤其是小女孩,卵巢如果反复嵌顿,将会在卵巢表面形成斑痕,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

      在腹股沟疝手术时机这个问题上,袁波强调,没超过一岁的孩子建议先观察,但是若发生反复性嵌顿现象、或者疝经常性脱出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即便未超过一岁也应该早日手术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损害。本报记者张培通讯员郑海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