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惠城区将文明创建重心下移 激励市民齐参与
  • 惠城区将文明创建重心下移 激励市民齐参与

    时间:2017-10-06 16:40:01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郑国瑞 谢菁菁

      一年级新生在手印墙上印下手印,并签名参与文明创建。

    一年级新生在手印墙上印下手印,并签名参与文明创建。 

      近年来,惠城区不断把文明创建重心下移到基层,区直各单位与全区58个社区结对共建、共创文明,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越来越充足,居民享受到越来越多同创共建带来的成果。在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里,居民也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全民齐齐助力惠州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街道干净靓丽了,社区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到窗口单位办事效率更高了。”市民林女士为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点赞。

    惠城区在校园内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

    惠城区在校园内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

      单位挂钩社区

      回应居民诉求维护健身器材

      “老太婆,我们到公园锻炼身体吧。”家住在市区桥西北门街社区的张伯最近常去的地方就是中山公园。

      “公园刚换了一些新的健身器材,在那扭一扭、踩一踩,走走健身路径,有益身心健康。”张伯说,他和老伴每天早晚都去公园锻炼,以前公园里的健身器材因为年久失修,有的残破不能使用,有的存在安全隐患。上个月,桥西北门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叶敬梅在入户收集文明创建建议时,听到不少居民反映公园健身器材的情况。惠城区体育局局长邓远辉带队到北门街社区检查挂钩社区文明共建工作时,叶敬梅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区体育局,结果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员到现场维修和更换。

      “文明创建不是只靠一个社区或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努力。”叶敬梅说,区直单位挂钩社区开展文明共建,部门可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帮社区解决问题,惠及百姓。

      挂点单位每周到社区指导文明创建

      今年8月初,惠城区文明办印发《惠城区区直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方案》,以“结对共建、共创文明”为主题,以“社区党员责任岗”和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组织挂点单位与58个社区结对共建,整合创建资源,下移工作重心,构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组团包干的常态化创建管理模式,合力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

      《方案》明确了结对共建的工作标准:创建活动好,环境卫生好,管理秩序好,文明程度好。根据这个标准,《方案》列出了“创文十问”和分类别“七化”管理细则,要求各挂点单位严格按照社区“创文十问”和分类别“七化”管理全覆盖的工作标准,逐条对照、逐一落实。

      《方案》要求,挂点单位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查找挂点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共建任务。然后根据问题清单协助社区制定详细整改措施,协助挂点社区按序时进度推动整改落实。

      同时,挂点单位要每周定期到挂点社区指导开展创建工作,发挥政策、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社区不断提高创建水平;要着力突出为民办实事这一重点,帮助社区解决好卫生环境、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结对共建带来的新变化,切实体会到同创共建带来的实惠,让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中来。

      金山湖社区居民在小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金山湖社区居民在小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文明校园建设

      142所中小学参与文明创建

      除了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创建,惠城区也积极引导青少年加入到创建行列。

      “这是‘新生手印墙’,一年级新生每个人都在这里印上手印,希望他们感受成长过程、感恩生命意义,懂得回馈社会。”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校长吴仕东说,文明创建对于学校来说,核心就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契合点。

      金榜分校于2012年9月开办,以“生命、生活、生态”的“三生”教育为办学理念。吴仕东介绍,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三生”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学校开展与创建相关的丰富活动,如垃圾分类回收站、生态包干区、师生加油站、太阳花墙等。

      “校门口的小型广场是家长等待接送孩子的区域。”吴仕东介绍,学校在惠城区文明局建议下,将小广场改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广场,结合彩灯灯箱、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让家长受到文明宣讲的感染。

      在惠城区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文明新风吹入校园,目前全区142所中小学(含村小及民办)都参与文明校园创建,覆盖率达100%。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