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茂名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扮靓乡村
  • 茂名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扮靓乡村

    时间:2017-09-29 18:30:46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刘美华

      机耕道通到了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撂荒地成了连片田;田间道路、硬化沟渠纵横交织,田野庄稼郁郁葱葱,碧绿中透着希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茂名市全面铺开,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增色添彩。村民称该高标准农田项目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抚民工程,不但让乡村更加美丽,更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实惠。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增效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茂名市坚持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机耕路为骨架,合理布局新修机耕路,建成与乡村道路连接的“有序配套,方便使用”路网;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成“灌渠布局合理,断面设计科学,配套设施齐全”的水系网络,使项目区内“田成块、路成行、渠通水畅”,建成了“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满足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促进了农业增效。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促进农民增收

      项目建设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茂名市依据“田块平整集中、土壤健康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的标准,加快整治土地、改良土壤,强化后续管护,以实现“藏粮于地”。同时,对全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建立图册档案,统一设立标牌,实行长久保护。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机械耕作条件,丢耕弃荒现象明显减少。茂名市项目区内形成了健全的沟、路、渠系统,灌溉保证率和交通道路通达率均达到80%以上,排水条件有效改善,形成良好的灌排系统,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基本提高了一个等级。项目建设成后,粮食折合水稻产量由原来每亩700公斤增至每亩约800公斤,直接增加了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使高标准粮田建设真正取得实效,惠及更多农民。

      高标准农田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近年来,茂名市依附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巧妙结合起来,培育了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另外,茂名市在加大农田复垦开发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加大村庄环境治理力度,建新破旧,着力打造美丽村庄。

      以建设促进保护 严保耕地增量

      据了解,茂名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2015年茂名耕地面积22.76万公顷,约占全省8.7%。省下达茂名市“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43.16万亩,约占全省10%。2012至2015年度茂名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100%。

      茂名市通过开展“三个强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强力保障:项目开展前,强化目标管理;项目施工中,强化过程监管;竣工验收时,强化工程复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方面,茂名市不强制、不管制,不具体干涉县级的项目管理和运作,并积极鼓励县级创新管理模式,为高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探索。茂南区通过整合水务、农业、国土、农综、“一事一议”等方面资金,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化州市探索镇级政府作为业主的管理模式,有效发挥镇政府基础工作经验优势及协调能力。高州市在项目管理方面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在工程款发放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方面,直接监督施工单位将工资发至农民工手中,从而杜绝了农民上访要工资现象的发生。信宜市农业局专门成立项目管理中心,承担高标农田建设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建设;电白区在项目建设前,组织有关人员深入镇、村、组,广泛听取项目建设区群众的意见,使规划设计沟、渠、路布局合理,使得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效益。茂名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省的充分肯定,2015年获得了省奖励用地指标750亩;2016年获得全省高标考核第三名、奖励用地指标1250亩;2017年获得了省奖励用地指标200亩,并于2017年4月10日,省政府在茂名市茂南召开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议,向全省各地级市推广茂名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做法。

      由于茂名市坚持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护两手抓,在保障用地需求的同时,坚持最严耕地保护制度,有力守住了耕地红线。先后荣获广东省201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综合考评三等奖、2013年度耕地保护考核一等奖、2015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一等奖、2016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二等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