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中山千亿大交通: 激活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
  • 中山千亿大交通: 激活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

    时间:2017-09-29 18:28:4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随着深中通道正式动工建设,包括翠亨快线等在内的配套交通项目紧随其上。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8月18日,深中水上巴士正式启航。 叶志文 摄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以后水上巴士的班次再密一点,这样就能真正实现两地公交化了。”在8月18日搭乘深中水上巴士首航客船的乘客张勇说。这条航线的开通让中山市民深刻体会到了“深中一小时生活圈”的速度。

      跨越短短21海里,一条国内水上航线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市民、城市甚至区域密切相关。这条航线的意义不仅在于将两地出行成本从至少90分钟缩短至45分钟,更在于结束中山到深圳没有直航的历史。

      无论是深中水上巴士,还是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中山延长线等交通项目,其背后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市融入新一轮大发展的路径表达,也代表着这个城市加入国际资源分工的价值重塑主张。未来六年,该市拟投入1400亿元用于大交通建设,激活其位于湾区城市群几何中心的功能与优势。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李欣

      打造珠西枢纽

      重塑新一轮区位价值

      虽然拥有地处珠江口西岸地理中心的先天优势,但由于过去没有与东岸的直连通道,中山作为资源流通枢纽的角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受珠江口影响,中山市现有的高速公路主要侧重于对接广州、珠海、江门,缺乏与珠江东岸高速通道的直接对接,对外公路体系尚不完善;轨道交通也比较薄弱,直到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才结束了该市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虽然近期广珠城际可以开通国铁长途列车,但是受广珠城际铁路通过能力的限制,目前的发车班次不多,国家长途客运铁路的服务能力不强,难以达到区域性铁路枢纽的要求;港口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现有货运港处于喂给港地位,客运港发展不足,缺乏与珠三角城市港口、机场以及澳门联系的水运航线。

      错过了珠三角的公路时代的中山,不能再错过珠三角的大桥时代。

      省“十三五”规划对中山明确提出了“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为此,该市提出以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等项目建成通车之年2023年为目标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交通建设,重塑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价值。

      面对新的历史性变革节点时代,中山已明显感到推进珠三角一体化、融入粤港澳湾区的迫切性。中共中山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要直面“四个难以为继”和“五个短板”,将交通短板作为未来亟待攻克的瓶颈之一,纳入该市谋划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中。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中山市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三个维度的转变:第一是理念上的转变,注重从“对内”疏通转向“对外”延伸;第二是空间规划上的转变,注重从单一的公路规划,向兼顾轨道、港口、航空的综合交通体系转变;第三是投入力度的转变,“十二五”期间,中山五年共投入超过23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一五”的1.4倍;“十三五”期间,这个数字增加到1400亿元。

      疏通交通网络

      承东启西的使命与战略

      从时空距离上看,中山与深圳两地的直线距离是70公里,与广州的同样是70公里,与珠海的是30公里,与东莞的则是66公里,距离澳门40公里,距离香港80公里。

      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山的目标是,未来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一小时对接,与广州、深圳、珠海等核心城市实现30分钟快速对接。

      中山大交通战略,涉及到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方面。其中,公路建设侧重于加快与周边城市对接道路的建设,将中山打造成为国家公路主枢纽,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普通道路的多层次对外公路网络:向北全面加强与广州市、佛山市的交通衔接;向东通过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公铁两用大桥公路连接线,加强与珠江东岸以及粤东地区的交通联系;向南通过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港珠澳大桥等,加强与珠海、香港、澳门的交通联系;向西通过中开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加强与江门以及粤西地区的交通联系。

      同时积极开通国铁长途列车,并计划通过深茂铁路和广珠城际铁路,开通尽量多的长途列车,前往北京、上海、贵阳、南宁、南昌等地。此外,该市也在规划建设市内轨道交通,并积极跟广州、深圳对接开通直达地铁或地铁延长线,将广深距离压缩至30分钟通勤圈内。

      在航空和港口建设方面,则计划利用周边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深水港,依托铁路、轨道及高快速通道建设,并开通前往南沙自贸片区、南沙港、前海自贸片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澳门机场的水运航线,快捷共享珠三角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深水港。

      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和港口建设全面升级,中山作为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的角色得以发挥后,才具备进一步推动珠江东、西两岸创新资源流通的功能。

      对接国际资源

      参与世界级湾区大开发

      如何从交通枢纽转变为资源配置的枢纽,是中山在“大桥时代”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东岸,深圳在布局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广州拥有强大的高教资源;西岸,珠海成为港珠澳大桥的接驳点,粤西启动新一轮大发展。

      中山置身中心,如何调配资本与智力资源,实现与这些地区创新技术和产业、与现实生产力的对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加快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势在必行。从大湾区的交通功能定位来看,香港、广州机场国际性航空枢纽的地位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广东将全力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空客货运网络,提升国际中转功能;加快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区域航空枢纽功能,积极发展面向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空客货运网络。跟这些机场构建快速交通网络,对于中山来说,也是一个对接国际资源的机遇。

      民营经济基础扎实,中山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这是创新产业化和硬件化的基础,也是中山对接深圳创新的基础。随着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的建设,必将有一部分产业配套功能要转移到中山。

      近期以来,中山市频繁组团到深圳招商,先是以三乡、坦洲、神湾和板芙组成的南部组团,随后横栏镇也紧随其上,瞄准深圳的创新资源与产业外溢。此外,东部组团也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进行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建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翠亨深中科技创新产业园,依托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的创新资源和成熟的运营经验,将翠亨深中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为产城互融、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园区,争创深中创新合作及产业转移的新典范。

      这是中山嵌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条、参与国际分工的机遇,在珠江东岸、西岸的创新协作圈中寻找新的位置,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中转站。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大动脉带来的创新资源,将进一步把中山这个伟人故里推到更加开放发展的新格局之中。

      ■记者观察

      对标国际湾区城市,承接深圳外溢资源

      9月18日,随着最后一个钢圆筒到位,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初现“海上风筝”之形。

      从空中俯视这座新岛,不仅让人联想到日本东京湾水隧道。坐标东京湾西岸的城市川崎,位于东京和横滨之间,直线距离约15公里,是东京湾的交通几何中心。

      1997年东京湾水隧道正式开放,作为连接川崎和木更津的快速通道,自建成后极大地舒缓了东京都市圈逐年增长的交通压力,两市之间的路程由原来的100公里缩短到30公里。

      通过与东京、横滨的产业互动,川崎在新制造技术、信息通信等产业上极具优势。2015年川崎市GDP总量约3339亿人民币,成为东京外溢重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承接节点。

      对标东京湾的交通变迁,无疑让人们对正在加速施工的深中通道充满期待。

      随着深圳、中山两座城市间的交通提速,创新资源正加快流动。深中通道将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资源对接的重要战略通道,为打通珠江东、西两岸交通梗阻,促进产业协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从区位来看,中山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将中山定位为“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90公里半径内有5大机场和4大深水港,其区位优势将随着现代交通通达性的提升而加强。比如,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成为珠江东西岸的直连通道,中山“承东启西”的角色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交通与产业需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

      比如,中山可以充分利用深中通道的优势,主动对接深圳的空港资源,抓住因成本过高而外溢的深圳物流基地,打造本地的保税物流园区,将中山打造成为新的物流集散地。

      8月9日,中山南部组团到深圳招商时,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的陈如桂就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之间要合作发展,深圳与中山两地要加强交通联系,以产业平台为抓手,主动布局、有效对接,抓好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

      交通跨越式发展既是发展机遇,同时也潜藏“被通道化”、“通而不聚”的危机。无疑,对于深圳创新企业来说,资源外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对中山来说,承接深圳外溢资源不仅只是提供一块场地,而且要增强对创新资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培育充满未来活力的新型特色产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生创新的裂变。

      比如,中山具有传统专业镇的优势,因此做强做大产业经济是根本,能否将传统专业镇产业优势作为发展的根基,在打通内外循环方面下足功夫?

      又如,中山正在建设翠亨深中科技创新产业园,这是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能否依托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的创新资源和成熟的运营经验,在此强化深圳的创新辐射力,探索“弯道超车”,将这个新兴园区打造为产城互融、技术创新的一流高新技术园区?

      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中,珠三角城市群之间联系将更加紧密,位于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中山,发展空间极具想象,把这种对发展的想象变成现实,就是中山未来的路。(戴晓晓作者系南方日报深圳新闻部记者)

      现场直击

      水上巴士开通

      深中同城再提速

      8月18日10时40分许,“中山号”“鹏星20”两艘客轮分别从中山港客运码头和深圳机场福永客运码头缓缓驶出,向对方的码头出发。随着“水上深中通道”开通,“深中同城”再提速,珠江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也愈发明朗。

      未来半小时内可抵深圳

      水上“深中通道”航线的开通,结束了中山到深圳没有水上直航路线的历史。

      “方便很多,现在如果要去深圳坐飞机,路上最少都要一个半小时,如果遇到虎门大桥堵车,那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来自火炬开发区的乘客刘芳珍这次是跟女儿去深圳机场,看到中山港公司发出领取“免费乘船”票的通知后,她一大早就去排队领了票。中山港客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航前三天可免费乘船的消息放出后,受到了市民的高度关注,免费船票在开售首日前三小时就已售罄。

      开通深中水上巴士是2017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原定今年12月底前开通,实际开通时间提前了整整4个月。

      “水上深中通道”将大大缓解中山至深圳的交通压力。“以往从中山开车到深圳需要经过虎门大桥,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一般需要两小时。”刘芳珍说,如今坐上水上巴士,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目前,深中水上巴士的航行时间大概是45分钟,随着中山大力推进中山港东移战略,今后中山市客运码头将搬到翠亨新区马鞍岛,届时航程将从现在的21海里缩短为13海里,航行时间将缩短到28分钟。

      到岸就有机场巴士接驳

      首航当天,从中山启航的“中山号”共有336个座位,每天往返共有8个航班,从中山、深圳出发各有4个班次,大约每隔3个小时一趟。“首航之后的船型将以199座的客船为主,未来将根据实际客流量加开班次,方便群众出行。”中山港客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为了加快与深圳机场的对接,中山港客运码头往深圳方向的候船室中,也将开通登机行李直挂服务,“旅客可以在中山客运口岸办理部分航空公司的行李托运、一站式乘机服务,大大节约候机的时间”。

      当天11时25分,“中山号”停靠在深圳机场福永客运码头。乘客按照指示牌走出侯船大厅,就能找到接驳机场的大巴。因为走的是机场内部道路,交通顺畅,沿路共有2个红绿灯,约6分钟抵达机场。

      “前后不到一个小时,比现在的公路出行方便多了。”乘客张勇表示,“这对于市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相信以后选择深圳机场的中山乘客会越来越多,希望以后深中水上巴士的班次再密一点,这样就是真正的两地公交化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