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韶关: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 韶关: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时间:2017-09-28 17:20:10  来源:韶关日报  作者:薛柏华

      上图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柳琛子和副市长高冬瑞为获奖人员颁奖后合影。 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摄

      本报讯 韶关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落下帷幕,韶关市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兴奋之情以及继续投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却没有降温,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将迎来新一轮热潮。  

      在9月26日举办的韶关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广东省丹霞山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咨询报告等45项优秀成果受到隆重表彰。这些优秀成果的取得,凝聚着广大专家学者们的汗水和心血,同样也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韶关市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为助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决策咨询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社会科学的互动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科联的关心支持下,市社科联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始终坚持把握方向谋发展、围绕中心搞科研,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各项工作取得较好发展。  

      韩登池、刘佩韦、卢阳智等人的成果——《广东省丹霞山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咨询报告荣获调研咨询报告类一等奖。据悉,该成果历时1年半完成,修改了一二十次。期间,党委政府予以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市人大、市政府多次组织我们到全国其它类似景区调研,寻找他山之玉,找出自我不足。”该成果的第一作者、韶关学院法学院院长韩登池说。  

      据了解,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了大量工作。市社科联大力抓好课题的组织策划,收集韶关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编制课题指南,以课题指南引导课题申报方向,使得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2012-2016年,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达231项。  

      此外,韶关市高度注重平台搭建,成立了省社科院韶关分院、广东省韶文化研究基地以及广东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基地,以及《韶关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并大力抓好基地建设和业务指导,积极支持基地实现成果及时转化。

      韶关学院政务学院院长曾宇辉说:“我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多年,切身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越来越重视,韶关市社科研究的外部条件也越来越好。这正是大家所期盼。作为社科研究者,我们完全有信心做好韶关的社科研究,为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